报 纸
杂 志
光明网
光明日报 2010年04月04日 星期日

张岂之:

忧患意识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 光明日报 》( 2010年04月04日   02 版)

    本报西安4月3日电(记者殷燕召)“中华民族自身有一种生机,有一种永不衰竭的活力,称之为民族精神,而忧患意识恰恰就是民族精神在思想理论上的一种结晶和表现。”今天在古都西安举办的“清明·感恩与社会和谐”学术研讨会上,著名思想文化史学家张岂之将忧患意识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联系起来。

    张岂之在研讨会开幕发言中谈到:清明节被称为民族感恩节,其实质是不忘中华民族的忧患历史和民族奋斗史。在孔子的思想中,“忧”与“乐”不仅是人道德修养和精神状态的衡量标准,而且还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谐。“不患寡而患不均”,在孔子看来,国家的忧患不在于经济实力是否充实,而在于对这些财物的占有及处理是否合理。张岂之认为,忧患意识源于中华文化中的变易之学,“安而不忘危”,这种辩证思维使中华民族面对问题时考虑到正反两面。从唐代的魏征到宋代的范仲淹,再到清初的黄宗羲,不同时代忧患意识都有不同的内涵。

    来自全国的50余位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大家在2天的时间里将广泛研讨清明节与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思想,随后还将参加今年清明节的黄帝祭陵大典。

广东:看“革命戏”缅怀先烈
红都瑞金:十万干群祭英烈
长江大学:千名师生江边祭英雄
彭雪枫纪念馆成红色旅游品牌
忧患意识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开幕
北京百万大奖征集科学中心功能设计方案
长沙飘起“绿丝带”
昆明号召市民送花栽树
文化引领:国家示范高职之实质与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