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文学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既具备中国文学史所蕴含的许多共性,又具有明显的地域风格。慷慨激昂的《易水歌》、《陌上桑》为代表的燕赵乐府民歌,三曹为代表的建安文学,高适、李颀为代表的盛唐边塞诗……在把握中国文学发展总体规律的前提下,以燕赵文化为背景,系统准确地描绘和展现河北文学的发展变迁,对于深入挖掘燕赵文化的历史底蕴,其意义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王长华教授主编的《河北文学通史》(以下简称《通史》)包括先秦至唐代文学卷、宋代至清代文学卷、近现代文学卷、当代文学卷等四卷,共七册270余万字,是第一部对河北古今作家作品进行全面梳理钩沉的著作。它以传世文献为根基,结合出土文献以及历代研究成果,描绘出了3000年河北文学发展的漫长历程,建构了一个特色鲜明的燕赵文学体系。
古今河北文学都属于燕赵文化圈,燕赵文化精神决定了河北文学的精神品格。在作者看来,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慷慨悲歌、尚侠任气的地域个性;二是以倡优立身、追求放荡游冶生活的民间风俗;三是朴质尚用,重经术、轻文艺的文化传统。”“慷慨悲歌、尚侠任气”是燕赵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它构成了河北文学的底色。自上古传说时代的女娲补天、炎黄阪泉之战、大禹治水之时,慷慨悲歌的燕赵文化精神就已初具形态,荆轲高唱《易水歌》,以仅仅两句的篇幅,承载着远远超越诗歌本身的情感和意义容量,成就了慷慨悲凉、视死如归的英雄侠义精神,凝结为一种可以引起强烈共鸣的意象,这正是燕赵文化精神定型的标志。这为此后河北地域内文学创作的共通性奠定了坚实基础。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与建安诸子抒发建功立业的抱负,作品“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实现了“文学的自觉”,掀起了中国文学创作的高潮。当然,这也是河北文学在燕赵文化精神浸染下出现的第一次高峰。西晋时期的刘琨则与建安文人遥相呼应,其诗“语甚浑朴,气颇遒迈”、“慷慨悲凉,故是幽并本色”,处处都闪耀着燕赵文化精神的光芒。北魏郦道元则因其《水经注》取得了北魏河北文学的最高成就。隋唐时期,河北文学中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作家,这当中以边塞诗派的最重要作家高适为代表,他把自己的诗思远放到了关山塞漠,将追求不朽功名的高昂意气与直面冷峻现实的悲慨相结合,诗中体现出一种慷慨悲壮之美。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所言:“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此后诗人贾岛等也在文学史上标出了自己的贡献和位置。
当然,上面所提及的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家,似乎未读《通史》也可知其一二。但实际上《通史》之外这些作家大多只是散乱的个体,《通史》以燕赵文化精神为纽带,将他们联系起来,注入相同的血液,构建成一个全新的整体,为我们从新的视角解读这些作家提供了可能。另外,文学史绝对不应该成为一流作家的题名碑,只有把历史上有价值的作家——哪怕他总体成就不高,但在某个方面贡献突出——不断钩沉出来,纳入文学史家的视野和文学史的坐标,生动、鲜活、接近历史本真的文学史才会呈现在我们面前。《通史》由于容量较大,纳入了大量一般文学史教材限于篇幅略讲或不讲的作家,将其独特的文学贡献展现在世人面前,既有史料意义,又有史论价值,这实在是《通史》的另一大贡献。以上只是撷《通史》之片羽,言个人之获益,读者朋友若持之于手、读之于口,定会乐之于心的。
总之,《河北文学通史》其空间跨度大、延续时间长,作者以审慎的态度、扎实厚重的学识素养,为我们奉献出了一部材料翔实、论证深入的优秀作品。有了这样一部著作,会对今后的河北文学研究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河北文学通史》 王长华主编 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