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3月29日 星期一

    跨越时空的友谊

    ——记中纳建交20周年招待会

    《 光明日报 》( 2010年03月29日   08 版)

        当地时间26日晚,温得和克华灯初上,萨法利饭店会议中心高朋满座,纪念中国和纳米比亚建交20周年招待会即将举行。

        18时30分,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与纳米比亚开国总统努乔马、全国委员会主席卡佩雷步入会场,全场掌声雷动。

        “你们好!”努乔马头戴镶有红色五角星的绿军帽、身穿红色中式长衫,用汉语问候场内400多位中纳各界人士。

        作为中纳友谊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年过八旬的努乔马当天见证了中纳交往史上又一重要事件,重温两国友好合作的发展历程。

        “他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自1964年以来15次访华,把中国当成第二故乡。”努乔马的儿子、纳米比亚外交部长小努乔马致欢迎辞时,这样介绍自己的父亲、纳米比亚的“国父”努乔马。

        “独立之前,开国总统努乔马就7次到访中国,为两国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贾庆林发表讲话时说。

        纳米比亚独立的第二天,1990年3月22日,中国和纳米比亚就建立外交关系,两国传统友好关系从此进入全面、顺利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在庆祝中纳建交20周年的特殊时刻,我们更加钦佩中纳友谊开拓者和奠基人的远见卓识,更加珍惜中纳人民为此付出的艰苦努力!”贾庆林动情地说。

        坐在台下的努乔马仔细聆听,频频点头。这位中国人民熟知的非洲领导人在卸任之后,仍心系纳中友好。中国人民也没有忘记这位老朋友。2008年8月努乔马受邀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200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观看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

        贾庆林以数字和事例全面回顾中纳关系发展的不平凡历程,并与在场的中纳各界友人分享发展双边关系的四点体会:

        ——必须坚持继往开来、世代友好……

        ——必须坚持政治上相互尊重、相互平等……

        ——必须坚持经济上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必须坚持在国际事务中加强协调、密切配合……

        贾庆林主席此次访问纳米比亚期间,中纳双方签署了一系列经济技术和企业合作等双边文件。

        “我很高兴地看到,中国企业最近与纳方又签署采购协议,”努乔马在致辞时说,“建交20年来,中国资助建设的学校遍布纳米比亚全国,中国派遣的医护人员多年来为纳米比亚病人治病,中国还为纳米比亚培养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

        贾庆林和努乔马饱含深情的话语,赢得在场中纳各界友好人士的阵阵掌声。

        努乔马在讲话结束之际,高举酒杯,提议为纳中辉煌的过去和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干杯!

        随后,中纳艺术家献上了一台体现两国文化交融的精彩文艺演出。

        纳米比亚家喻户晓的民歌《母亲的孩子》,在中国歌手王剑、刘媛媛的演唱下饱含深情,台下的纳米比亚朋友轻声哼唱,沉醉其中。纳米比亚之声合唱团的一曲《茉莉花》,则使人仿佛置身万里之外的中国。

        身穿中国民族服饰的纳米比亚女歌手约翰·提图斯,精心准备了河北民歌《回娘家》,一口流利的汉语,惟妙惟肖的表演,赢得了台下阵阵欢呼。

        演出结束之际,贾庆林和努乔马等人登台与两国演员亲切握手并合影留念,将招待会推向高潮,全场掌声不断,欢呼不绝。

        歌曲唱出了友情,舞蹈传递了情谊。

        中纳艺术家携手奉献的这场不分国界、文化交融的演出,也再一次传递出人们对于两国关系美好前景的期盼。正如贾庆林主席在讲话中所说: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一如既往,保持兄弟般的团结协作,老一辈领导人共同缔造和精心培育的中纳友谊就一定能够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中纳友好合作关系就一定能够像钻石一样牢不可破、永放光芒。”

        曲终人未散。招待会虽已结束,但人们久久不愿离去。温得和克的这个夜晚,星光璀璨,预示着中纳友好灿烂的明天。

        (新华社温得和克3月27日电 记者熊争艳、周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