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3月28日 星期日

    论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同一性

    《 光明日报 》( 2010年03月28日   01 版)

        编者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相互碰撞、彼此融合,汇聚成博大精深、多彩绚丽的中华文化。作为有机的文化整体,中华民族文化既具有多样性特征,又具有同一性和互补性特征。多样性的统一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特性,也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所在。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既要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也要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同一性,惟有如此,才能促进不同民族文化多元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本报今天转发的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何星亮研究员的这篇文章,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同一性论述深刻,相信读者能够从中得到启迪。 

        中华民族文化既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同时也具有同一性和互补性的特性。多样性是各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同一性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我们既要保护文化多样性,同时也要增强同一性或共同性,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加强国家的认同。

        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得到保护和发展,同一性也在不断增强。各民族、各地区既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又形成了超越各民族、各地区的共同文化模式;既满足了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生活的需求,又提供了各民族、各地区相互认同、和谐共处的基础。多样性与同一性并行不悖的历史经验,为今后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同时也为人类社会多元文化的和平发展提供了借鉴。

        千姿百态的多样性

        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点十分明显。一是宗族文化的多元性。中华民族文化以儒教为主,与道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文化以及其他早期宗教文化整合而成。二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民族文化由汉族文化即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整合而成。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都有自己的舞蹈、音乐、人生礼仪、岁时礼仪等,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三是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均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各民族文化自身也具有多样性特点。从现有资料来看,同一民族不同地区或不同支系的文化均有所不同,无论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还是社会制度或政治制度等,均有较大差异,有些民族甚至差异悬殊。从宗教信仰来看,有些民族的成员,有的信奉本民族传统宗教;有的信奉佛教或道教;有的信奉基督教或天主教;有的成员信奉多种宗教。从语言来看,差异性更为明显,不少民族方言差异明显,有些民族甚至使用完全不同的语言,如东部裕固人使用蒙古语,西部裕固人使用本民族语言。从民族艺术来看,同一民族不同支系或不同地区的舞蹈、音乐等均有所不同,各具特色。从习俗看,不同地区和不同来源的民族支系风俗有别。民族服饰也是如此,各支系、各地区的服饰均不相同,多姿多彩。

        中华文化起源的多线性、多样性显而易见,然而,中华文化的同一性、共同性和统一性更不应忽视。事实上,同一性或统一性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存在于多样性之中。

        1、中华民族文化不是56个民族文化加在一起的总称,它是各民族、各地区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步交融、整合而形成有机的文化整体。

        2、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主要源流的华夏文化是各民族、各地区人民共同参与创造的。创造华夏文化的中原人融入了大量的北方民族和南方民族血源,并大量吸收了这些民族的文化。因此,华夏文化不专属于汉族而是共属于中国各民族。

        3、各民族、各地区在长期的文化互动、交流中形成同质化和一体化现象,并逐步整合成一个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模式。作为主流文化的华夏文化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模式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4、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是一种超越于地方和族群之上的历史文化大传统,它是所有中国人认同的文化基础,也是世界上所有华人认同的文化基础。许多近现代少数民族著名人物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正是基于这种文化认同。

        5、地区性、族群性的文化具有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基本特征。在历史长河中,作为历代王朝的主流文化渗透到大多数民族文化之中,满、回、壮、土家、纳西、白等大多数民族都基本上以主流文化作为本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如维吾尔族的《福乐智慧》(大约成书于1069年),学术界一般都认为,该书的形成受《论语》、《大学》的影响很大,在益智增知、养德修善和治国方式等方面,基本上与《论语》、《大学》等经典相同。

        6、历史上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以中华主流文化为正统文化,采用历代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等。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匈奴人、鲜卑人、氐羌等少数民族,都认同当时的华夏文化。许多统治者以改汉姓、说汉语、穿汉服为荣,积极倡导汉化。当时的少数民族统治者大力兴办教育,崇尚儒学。元朝、清朝统治者对儒学的认同远远超过历代少数民族统治者,并把主流文化作为全中国的正统文化,尊崇儒家思想和价值观,其重视程度甚至超过历朝。清朝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基本国策“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措施,是儒家重要政治思想之一。

        7、自秦汉以来形成的“大一统”思想,对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体化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一种无形而强大的向心力。“大一统”思想根植于中国人的心灵深处,他们坚信,国家统一则各民族共享太平、安居乐业;山河破则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在“大一统”信念驱使下,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的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皆以一统“天下”为己任,在统一中谋求长治久安。古代中国曾四次出现大一统局面,即汉、唐、元、清时期,前两次由汉族统治者完成,后两次由少数民族完成。在大一统时期,疆域空前广大,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空前繁荣,一体化不断加强,彼此之间的共同性不断增多。尤其清代,强调华夷不分、中外一体,采用多种措施,推进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进程。

        8、各民族、各地区选择普通话和汉字作为共同交际的语言和文字。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北京话,是在融合许多少数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国北方持续动荡,民族之间冲突不断,同时也促成中原各民族的语言和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吸收,逐渐形成元代白话、明清官话,最后演变为北平话。

        中原古汉语在北方完全消失,真正的古汉语保留在南方各大方言中,尤其是客家方言、闽南方言和广州方言。现在的北京话具有许多少数民族语言成分。现在的普通话不仅是各地汉民族的交际语言,而且是全国各民族共同的交际语言,也是同一民族不同支系的交际语言。

        9、中文是大多数民族通用的文字,不仅现代如此,古代也一样。虽然汉族有八大方言,但文字却是相同的。少数民族也一样,虽然语言可能不同,但大多数民族都使用中文,即使在边疆地区也一样。新疆自汉代开始就使用中文和民族文字两种文字的钱币,这说明四个问题:一是新疆自汉代以来便由中原王朝管辖;二是古代西域有许多汉人,如果汉人不多,就没有必要铸造两种文字的钱币;三是早在汉代,新疆就使用双语,汉语是各民族共同交流的语言;四是从汉代以来,中文就是西域各民族共同使用的文字。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文化的多样性是指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个体性、独特性,它使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互相区别开来,但并不是彼此分立、相互脱离。文化的同一性是各民族、各地区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即中华民族文化的共性。这一共性是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难分难解的关系,并在各民族、各地区文化之上形成一般的东西,即共同的、普遍的属性。文化的多样性与同一性是个性与共性的辩证统一,反映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和统一性的辩证联系。文化的同一性不能脱离多样性而存在,同一性寓于多样性之中,没有多样性就没有同一性。

        多样性与同一性是中华民族双重认同的基础。就民族认同而言,每一个中华民族成员都具有双重认同,既认同中华民族,也认同本民族。中华民族是最高层次的认同,也是最基本的认同;本民族是第二层次的认同。文化是民族自我认同的基础,每一个人都有对自己身份的自觉认识。如果不明确自己是什么人,就会出现认同危机。文化的多样性是各民族自我认同的基础,文化的同一性是中华民族认同的基础。

        我们国家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格局,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数千年而经久不衰,与历代统治者能够较好地处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同一性有密切关系。多样性或多元化主要表现在风俗习惯、人生礼仪、岁时礼仪、节日、艺术及衣食住行等民族文化的特殊性方面。历代王朝处理多元的问题,一般实行“一国多制”、“文化多元”的政策,强调“因俗而治”。在宗教方面,也实行宗教多元和包容的政策,充分利用境内各种宗教来维护社会秩序。不同宗教信徒之间,基本上能够和睦相处,共生共存。尤其是清代,“一国多制”、“文化多元”和“宗教多元”的方针得到充分体现。

        同一性或一体化特征主要表现在语言文字、法律和价值观层面。秦在统一全国后,实行政治经济和文字上的一体化,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统一全国各地的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全国的车辆和交通规范,统一法律。通过礼的统一、政令统一和制度统一来维护秦王朝的统治。汉武帝之后,儒家思想和价值观逐步成为全国的主导观念,但各地风俗礼仪和艺术等仍各自保留自己的特色。两千多年来,虽经多次改朝换代及统一和分裂循环的政治局面,但作为凝聚全国各族的儒家价值观却长期不变,而且得到发展。即使是在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朝代,仍以儒家思想和价值观作为中心,其重视程度甚至超过历朝。历史上许多少数民族首领、哲学家和思想家,都主动提出学习儒家文化,吸收了大量的儒家思想和价值观,并与本民族的思想与价值观融为一体。近代以来,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一体化趋势更为明显,同一性得到明显增强。一体化或同质化趋势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同一性的增强保障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

        在中国历史上,文字、法律和核心价值观的统一,不仅对维护国家的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凝聚全国各民族和海内外华人方面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南北方之间、八大方言群之间、各民族之间,生活习俗和心理意识均有较大的差异。然而,在历史上,汉语言文字成为大多数民族的通用语言文字,儒家思想和价值观也成为大多数民族的主导思想和核心价值观。如果没有统一的文字,没有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也就不可能有统一的中国,中华民族文化也不可能历五千多年而连续不断。

        解决好多样性与同一性之间的关系,既要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也要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同一性或统一性。有些知识分子借保护多样性为名,行文化保守主义之实,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分良莠、全盘保护,排斥本民族之外的其他文化,反对在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学,反对普及普通话,反对引进和接受先进文化等。这些都是违背文化发展规律的。如果只强调保护多样性,而不强调增强共同性,则多样性和差异性将会逐步扩大,统一性或共同性将会逐步削弱,中华民族也就将失去文化认同的基础,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增加国家意识也就会成为空话。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两者并重,不可偏废,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加强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

        (摘自2010年1月11日《人民政协报》)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