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3月26日 星期五

    为水而战

    ——记西南旱区的普通人

    《 光明日报 》( 2010年03月26日   03 版)

        初春三月,西南大地上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这样一抹颜色,那十丈高枝上盛开的木棉花,硕大如碗,红艳似火。这象征着坚韧不拔精神的英雄花,在遭遇百年大旱的西南大地铅灰土黄的底色上,更显艳丽和坚强。

        连日来,记者奔走在西南五省区市大地上,一片片干裂的农田、一座座干涸的水库、一个个早已见底的水窖,向人们诉说着这场旱灾的冲击和威胁:6000多万人受灾!1800多万人饮水困难!9000多万亩耕地受旱!直接经济损失230多亿元!

        山石间弓身背水的农妇,盘山路上驱车送水的志愿者车队、田地里指导节水育苗的农技人员、群山间打井找水的水利人员、村落里奔走指挥的基层干部……恰似那扎根石头缝里固水保土的木棉树,越是无甘霖,越扎根向下。

        “老天一天不下雨,我就一天不回家”——大旱面前,他们的意志坚韧如水

        每年春天,点缀西南大地的往往是金灿灿的油菜花。但今年,在一簇簇美丽的油菜花背后,藏着的却是揪心的隐忧。

        “因为缺水,油菜只开花不结籽,收成是没指望了。”村民谭洪位说。3月22日,记者在贵州省息烽县流长乡新中村看到,由于长时间的缺水,裂痕像一条条伤疤铺展在田地里,金黄的油菜花朵下是干瘪的花茎。

        严重的旱情已导致这个村庄油菜减收六成。“如果20天内再没有足够的灌溉用水,不仅今年的油菜面临绝收,人畜饮水都很难保证。”谭洪位摇着头。20天,这个最后的底线,谁都不知道是否会发生奇迹。

        灾难考验着人的智慧。在严重旱情面前,不等不靠,齐心打井,挖出水源成为了当务之急。

        陈秀泰是村里第一个挖出水来的人。

        起初,陈秀泰并没有意识到旱情的可怕,以为等一等,有场雨就没事了。谁曾想,这一等就是半年多。“今年实在是旱得奇怪!以前每年水田里的水都没干过,今年不仅干透了,连平时取水的大水池也早没水了。”

        随着旱情的发展,不仅庄稼受损,吃水更成了大问题。陈秀泰再也坐不住了。“再旱,水是必须要吃的。我和老伴一合计,看看能不能从田里挖到水源,毕竟以前是水田,说不定就有水呢。”

        寻水之路充满艰辛。一处没有,别处再挖,还没有,再挖……从找水到挖水,陈秀泰用了大半个月。这股地下水从田里通过1000多米管线引到了家里,水管搭在一个大木桶上,水质清清亮亮,水量不小。“除了人饮,多少还能灌溉,挽回油菜的一点收成。”陈秀泰说,村民纷纷按照他家的模式挖田找水,现在已有近30户村民打出水来了。

        贵州威宁县斗古乡的人们则是在几公里外的峡谷里找到了水源。

        斗古乡距县城88公里,与云南相隔一条牛栏河,是威宁县这次大旱中饮水最为困难的乡。当地党委政府去年12月就着手找水,找了一个多月,最终在牛栏河边找到一处地下水源点。 

        多方筹集了20多万元,买上水泵水管,全乡20多名党员干部带着洋芋、面条进了山。铺水管、架电线,天天干到半夜。经过14天艰苦施工,2月5日,地下水在3台变压器和5台抽水机的推动下,经过3500米的管路从牛栏河峡谷源源不断地汇集在中关村的一口小山塘里。 

        自从通了水,55岁的村民陈小二就在抽水沿线的一处悬崖边安了“家”。“崖下离不得人,山塘蓄满了要关闸,停电了要关机,还要维护好管线。群众、庄稼都需要水啊!村干部、乡干部都带头下悬崖勘查水源,我也要出点力。”陈小二说得坚决,“老天一天不下雨,我就一天不回家。” 

        崖上临时的“家”里,一床被子,一张塑料布,一床破了洞的毡子,就是睡觉的地方。三块石头支起的炉灶,就是“厨房”。因为风大,没法支帐篷,老陈望着星星入睡。

        碗口粗的管道把地下河水引来,哗哗地往山塘里灌,村民们在塘边排队挑水。他们说,去年12月前就缺水了,那时要到陡峭的山下取水,下去1个小时,背上水回来3个小时。

        如今,这个5级提灌工程每天把1200多吨水送到家门口,解决了乡里4500多人的饮水、7000多亩田地的灌溉,几千亩苹果树、烤烟和核桃林的收成也有了指望。

        打水井、建水柜、筑塘坝、截潜流、掏山泉,一场找水自救的战役正在西南各地打响。

        水滴石穿,这是水的韧性。而这场战役必将以胜利告终,因为,大战面前,人们的意志坚韧如水。 

        “再骑6公里山路就到了,我隔三天给他们送趟水”——困境之中,他们的行动上善若水

        两桶50公斤的水,从县城防汛抗旱指挥部送到42公里外大石山里“五保户”蒙正容的家,需要多长时间,经过多少人的努力?3月23日,我们在广西旱情严重的巴马瑶族自治县跟踪了一趟“爱心接力送水”。

        早上八点半,个体户何智刚组织的“寿星车友抗旱队”就到防汛抗旱指挥部院子里集合装水了。这是一支“杂牌车队”,各种排量的家用轿车,还有带货斗的轻型卡车,是县里一群朋友自发召集起来的志愿车队,2月份就开始义务下乡送水了,每周一两次。

        一辆车能装10桶水,13辆车才装3吨多,不及一辆专用水车。 “虽是杯水车薪,但尽我们的力,能送一趟是一趟。”何智刚说得真切。

        九点半,车友队出发了。山路崎岖,打着双闪灯的车友队在之字形的山路上蜿蜒前行,远远看去像是一条扭动的“水龙王”。11点,行驶36公里后抵达东山乡文钱村集中供水点。村支书蓝海金早就带着一支志愿摩托车队和一支志愿妇女背篓队翘首等候。

        村委会的墙上张贴着这个供水点的责任牌:“供水范围:一至六屯125户435人,供水方式:群众现场取水。”像这样的集中供水点,巴马全县有112个,覆盖1.5万名需要政府送水解决饮水困难的群众。除了何智刚的志愿送水队,政府的送水车队至今已向供水点送水上万辆次。

        “五保户、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无法到供水点来取水,我们就组织志愿摩托队和背篓队送去。”蓝海金从何智刚的汽车里搬下两桶水绑在村民覃万勇的摩托车上。覃万勇指了指远处重重石山里看不见的地方说,“再骑6公里山路,就到蒙正容家了。他是智残,爱人又腿瘸,我就隔三天给他们送一趟水。”

        若是摩托车也开不进的山里人家,就由妇女背篓队送去。村支书的爱人就在背篓队里,她说,背一桶水走山路,手脚并用,来回一趟要半天。

        车载肩扛的志愿者们一会儿就消失在山路尽头。将近下午1点,覃万勇打电话告诉我们,50公斤水已倒进蒙正容家的大水缸。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爱心送水,人们送出的是大灾当前迸发的人性光辉,是中华民族团结互助的优良美德,是战胜灾难、超越灾难的力量和精神。

        在云南曲靖市麒麟区东山镇牙必克村,村民小组长施云安已坚持义务为村民送水三个月。他开着自家农用车到四五公里外的水源地拉水回来给乡亲们饮用,起早摸黑,每天少则送三四趟,多则五六趟,20来吨水够全村人一天吃用。乡亲们要凑钱给他,他笑着拒绝,“我不是为了钱!能为大家做点事情,是我当尽的责任。”

        在广西巴马县那桃乡平林村糖乐屯,个体老板卢振兴捐资20多万元,为乡亲们打了两眼水井,并架设管道,用水泵将水引入屯里的水柜,解决了全屯80多户430人的饮水困难。第一眼60米深的水井春节前就打通了,解决了大伙儿的吃水问题;另一眼80米深的水井完工在即,将解决全屯春耕用水。对自己的义举不愿多谈,卢振兴只是说:“多年不种田了,这次也买了4斤稻种播下了,看看自己打出来的水井,浇灌的稻米甜不甜。”

        村里的玉米已长出一指多高的绿苗,那是山区里唯一的新绿——决战之时,他们攻坚之力更胜于水

        是战斗总要付出代价。抗击大旱的攻坚战惊心动魄。

        3月17日下午1点,贵州长顺县长寨镇冗雷村道路两旁摆满了花圈,当地干部村民上千人洒泪送行献身在抗旱保民生一线的长寨镇干部成名尧。为了帮助群众战旱魔,成名尧连续数月带病坚守抗旱一线,因过度劳累献出了54岁的生命。

        当地干部班顶江指着冗雷村冲头组已种下的139亩杂交玉米告诉我们,这里就是成名尧和其他5名镇村干部负责的现代科技农业示范点。玉米已长出一指多高的绿苗,那是山区里唯一的新绿。

        班顶江回忆说:“在办点示范过程中,由于干旱缺水,成名尧心急如焚,走村串户动员群众,起早摸黑带领大家拉水浇地。”

        从2月24日到3月11日的半个多月里,成名尧带领的抗旱小分队共给群众运水4000余立方米,浇地139亩,组织群众投工1000余个。

        种植示范点的玉米发芽了,成名尧却因劳累过度,身体每况愈下。同事和家人都劝他去医院检查,他却说,等把这段时间忙过再说。3月11日7时30分,成名尧在组织群众抗旱保苗时,突然出现剧烈腹痛,因过度劳累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经抢救无效于次日病逝。

        在抗旱保春耕的关键时刻,像成名尧一样忙碌奔波的身影在西南大地随处可见。

        大旱之下,传统的种植办法不奏效,农技人员奔走于田间推广抗旱节水技术。在广西凤凰乡一处保春耕示范区里,县农业局干部韦宇宏带领我们来到一个黑色棚子前,但见棚里密密麻麻生长着一指高的玉米苗。“这些都是种在营养杯中的玉米苗。”韦宇宏说,棚里共有1000个营养盘,每个盘里有60株玉米苗,一旦种植条件成熟,可移植到10亩玉米地里。

        现在,这个县已有60%的水田无法按时春耕播种。韦宇宏说,如到3月底旱情仍无改观,农技人员将引导水稻种植区农民种桑养蚕。

        与巴马县一样,灾区各地在拉水、提水、引水抗旱保苗的同时,还积极引导农民自觉调整种植结构,扩大旱作种植面积,推广抗旱节水技术,为春耕生产做好充分准备,力争做到小春损失大春补。

        3月20日,记者来到温家宝总理春节到过的广西三石镇巴造村。一个多月过去了,依然天旱无雨。但上级紧急拨款10多万元修建的应急饮水工程已经发挥作用,成了村里唯一的水源。“人够喝,只是种地还是没办法。”村民黄启思带着我们来到一片干透的水田。龟裂土地的裂缝有一拇指宽,裂缝间留下了许多干死的田螺,踩在田里,坚硬的泥土如同水泥路面。

        如今在旱区,所到之处,机关办公室除留守值班人员外,人们全部扑到抗旱一线:水利和消防部门积极调度车辆送水下乡,财政部门想方设法筹措资金,民政部门及时发放救济资金和物资,气象部门随时做好人工降雨准备……

        能攻坚者莫胜于水。崖头滴水,穿石而过;浪击礁石,迎头而上。

        党员干部日夜奔走的身影,给了灾区群众信心和希望:只要是困难的时候,就有党和政府同在,无论多么困难,都会无往而不胜。

        旱情,仍在发展……

        村落里,田野上,抗大旱、保民生、保春耕的身影日夜川流不息,如同那盛开的木棉花一样灿烂,一样坚强!为水而战,比水之力。他们正在用双手创造新的奇迹,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执笔:郑晓奕;参与采写:董振国、张辛欣、王丽、周芙蓉、任芳、浦超)

        (新华社南宁3月25日电) 

        (标题书法:沙英男)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