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3月25日 星期四

    壮乡苗岭抗旱忙

    ——文山边防支队官兵抗旱救灾素描

    本报通讯员 杨 玺 张芸芸 本报记者 任维东 《 光明日报 》( 2010年03月25日   01 版)

        自去年9月以来持续不断的干旱,对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来说可谓60年一遇,全州8县均遭遇了较为严重的旱灾。大灾面前,危难时刻,文山州公安边防武警支队官兵与群众同抗旱、共患难,受到驻地干部群众赞誉。

        96小时为三七解渴

        文山盛产名贵中药材三七,以“三七之乡”美誉享誉国内外。但三七既怕干旱,又忌高温,由于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降水偏少,大部分地区久旱无雨、溪水断流,备用水池早已干枯,给文山州三七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严重地区有50%的三七种苗被旱死。旱情就是命令,文山武警边防支队召开抗旱保春耕紧急动员会,动员全体官兵抗旱保春耕,发动全区官兵为灾区捐款6万余元,旱情不退人不退。

        眼看着才栽下不久的三七苗被火辣辣的太阳晒得几乎躺在干裂的土地上,砚山县铳卡村农民杨大爷急得茶饭不思。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文山边防支队立即组织机动分队和轮训大队官兵深入到文山、砚山县的广大三七种植户,和当地群众一起,共同抗旱保苗。官兵和群众兵分三路四处寻找水源,经过两天的徒步寻找,终于在大山上找到一处水源。水是找到了,但是这里离铳卡街有近10公里的距离,如何将水引进村寨?这成为了官兵们眼前的难题,最后他们决定铺设管道,把水引下来,引到村寨中去。经过官兵和群众98小时努力,成功将水引流到村寨中,当地百姓高兴得连连拍手叫好。

        目前,旱情较为严重的文山县和砚山县大部分三七种植基地已浇水四次以上,有40%的三七已经比较顺利地出苗。

        6公里引来“救命水”

        曹峰村小组位于富宁县的大山深处,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村寨,交通不便,村民平常的饮用水都靠流经村里的一条小溪和水窖储水,然而持续干旱导致近距离的水源枯竭,要靠人背马驮到六公里外的水源取水,村民们因为饮水问题不得不整天奔波在崎岖的山路上,愁眉不展。

        边防支队官兵在走访中得知情况后,研究决定用车运水,帮助群众将逐户的蓄水池装满,解决群众取水难的问题。得知边防官兵从大老远给他们送水来,数十名村民早早就站在村口等候。当看到送水车向村子缓缓驶来,为他们送来了救命水时,村民们激动万分、喜笑颜开。临别之际,村民们以各种方式向边防官兵们表示谢意,并与官兵们一一握手道别,浓浓的鱼水情温暖人心。

        截至目前,该支队共为受灾群众送去人畜饮用水1000余吨,帮助群众铺架水管近50公里,寻找水源6个,解决了近万名群众饮水难。

        全天预警不让山林毁容

        2月9日,马关县都龙镇姚火头湾后山的山林发生大火,要求武警边防派出所火速扑救。接到火情后,都龙边防派出所官兵立即以最短的时间赶到火灾现场。因风势比较大,山林杂草多,救火比较困难。经研究,采取“分片包干、集中控制、重点值守、打隔结合”的战法,全体参战官兵克服火烤烟熏、饥饿、手脚划伤等诸多困难,经过5个小时的奋勇扑救,成功将大火扑灭。连续6天,该所官兵迅速出警,及时扑灭5起辖区发生的大火,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00万余元。

        文山边防支队还根据旱情,建立了防火预警机制,一旦发生火灾,就立即启动预案。边境一线的官兵成立巡逻小分队活跃在各边关哨卡,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让边民在做好抗旱自救的同时积极做好防火工作,以便及时排除火灾隐患。

        截至目前,该支队出动警力97组350余人次,动用车辆270台次,救火20余次,发放各类慰问品1847件,发放慰问金10万余元,看望孤寡老人164人,帮助困难儿童300余人次,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普遍赞扬。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