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3月25日 星期四

    同心共济 始终如一

    ——记贾庆林主席在喀麦隆国民议会演讲

    《 光明日报 》( 2010年03月25日   07 版)

        “中非合作快速深入发展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不少人在探询其中的‘秘诀’……在合作中始终坚持‘平等、互利、务实、开放’的原则。这正是中非传统友谊‘贯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的关键所在。”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铿锵有力、情真意切的话语,响彻喀麦隆国民议会大厅。热烈的掌声随之响起。

        当地时间23日下午,喀麦隆首都雅温得,阳光明媚,绿树婆娑。贾庆林在抵达此次非洲三国之行的第一站后,不顾旅途劳顿,旋即前往国民议会大厦,与喀麦隆国民议会议长卡瓦耶会谈,并发表题为《让中非友谊之花更加绚烂》的演讲。

        这是中国领导人今年首次访问撒哈拉以南非洲,也是中国推动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成果的重要访问。

        下午4时45分许,贾庆林在卡瓦耶议长的陪同下步入议会大厅。大厅主席台两侧高悬“中喀友谊万岁”的中、英、法文标语,喀麦隆全体议员、政府内阁成员和外国驻喀使节等400余人全体起立,鼓掌欢迎贾庆林。

        “中国的声音将第一次在这个讲台响起。这一令人激动的事件将载入两国史册,传于后世。”卡瓦耶议长致欢迎辞时说。

        “我为贾庆林主席访非将喀麦隆作为首站而感到无比荣耀。”曾担任喀麦隆驻华大使19年之久的埃蒂安说,相信这次访问将有力推动喀中关系迈上新的台阶。

        喀麦隆素有“非洲缩影”的美誉,中喀友谊同样是中非友谊的精彩缩影。贾庆林在演讲中从中喀友谊说起,深情回顾中非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传统友谊,特别是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以来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尽管中国经济发展遇到很大困难,但中国加强对非合作的决心没有动摇,继续向非洲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贾庆林用大量鲜活的事例和数字,表达中国支持非洲国家发展的坚定决心。

        ——在全球跨国投资锐减的情况下,2009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同比增长47%。

        ——中国支持非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企业在非工程承包的营业额突破200亿美元。

        ——迄今为止,中国为非洲援建了900多个项目,向非洲派出1.7万人次的医疗队员,为2亿人次非洲患者提供了诊疗服务。

        ——据统计,中非合作对非洲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多年保持在20%以上。

        “中国宣布的新举措是让人欢呼雀跃的好消息。事实证明,中国是一个言出必行的国家,中国人民是一个诚实守信的民族。”埃蒂安说。

        贾庆林一系列掷地有声的话语,引发全场热烈的掌声。

        “我们支持非洲国家维护和平稳定、谋求联合自强的努力,愿为非洲的和平与安全事业和一体化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愿同非洲国家进一步加强在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农业、能源、金融、电信等领域的合作,积极落实中国政府作出的向非洲国家提供100亿美元优惠性质贷款等承诺,帮助非洲国家加快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实现经济健康复苏和持续发展。”

        “在气候变化资金问题上,中国不会和非洲国家争一分钱的援助,并将尽己所能帮助非洲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能力。”

        议员塞缪尔·伯克维满怀深情地说:“现在不是喀麦隆国民议会召集全会的时间。我们这些议员都是为了聆听贾主席的演讲从全国各地赶来的,目的是要把中国的声音传递给我们所在区域的人们。”

        关注这次演讲的还有喀麦隆以外的广大非洲人民。“演讲虽然发生在喀麦隆,但这是一次事关全非的演讲,是中国对非洲政策的一次重要宣示。”乍得驻喀麦隆大使努贾姆老说,贾庆林主席的演讲让他坚信,强大的中国将更有力地推动非洲发展。

        约40分钟的演讲高潮迭起,贾庆林在演讲结束前以中国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话“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表达中国一如既往的心愿:让中非合作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共同开创中非关系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埃蒂安说,贾庆林主席以“中非友谊之花”为题的演讲,让他想到非洲大陆一种奇异的花朵,名字叫“昨天今天明天”。愿中非合作像这种奇花一样,芬芳吐艳,生生不息。(新华社雅温得3月24日电 记者熊争艳、刘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