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3月24日 星期三

    以合力实现教育发展战略目标

    作者:胡瑞文 文新华 《光明日报》( 2010年03月24日 11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这是实现国家科技和人才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坚持以教育现代化为长期战略目标指引教育改革和发展。1983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进入21世纪后,要“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起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既要参照国际标准,又更要体现中国特色。我们对20世纪末至目前的世界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教育发展特征进行分析,归纳出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体现为以下共同的主要特征:普及9年以上的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一般在80%以上(高收入国家为90%以上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一般在30%以上(高收入国家均进入了50%以上的普及化阶段);成人识字率达到95%以上;青少年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即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2年左右(高收入国家平均为14年左右);主要劳动年龄组人口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在15%以上(高收入国家平均为25%以上)。“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内涵应当体现以下主要特征:一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全面普及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二是覆盖全民的教育公平显著进步,全面实现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居住地公办学校入学,城乡教育差距明显缩小;三是教育质量显著提高,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和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四是伴随一生、“学有所教”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建成,形成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学习、主动学习、持续学习的学习型组织、良好社会氛围和有效机制;五是全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其中主要劳动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由目前的初中毕业提高到高中阶段;六是基本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办学体制多元,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教育投入的教育经费保障有力。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为实现2020年的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从三级教育综合入学率看,预计我国在2020年会达到83%,将高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目前水平7个百分点,教育的未来发展是能够促进我国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预计我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在2020年会达到11.2年,将高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目前水平,并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预计我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在2020年会达到20%,将高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目前的平均水平,并缩小与高收入国家2005年水平的差距。

        只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坚持分地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推进,坚持形成全国教育发展的合力,到2020年我国教育总体发展一定能够达到预定的战略目标。

        (作者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