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和实施“大调解”工作体系的过程中,四川各地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树立“调解就是执法、调解就是服务、调解就是管理”的意识,通过“大调解”,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体察民情、化解民怨、维护民利,调解了矛盾、调顺了民心、调稳了执政根基,提升了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使“大调解”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新纽带。
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基础性前端性灵活性作用
四川各地各部门十分注重整合系统资源,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大调解”中的基础性、前端性和灵活性作用,并以科学发展的态度指导和管理人民调解工作,为人民调解工作开辟新的空间,从而强化人民调解功能,提升人民调解地位。
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结合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加强乡镇(街道)及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成立了省、市、县、乡四级人民调解领导机构,构建了省、市、县、乡、村、村民小组六级调解工作网络,并优先在环境特殊、情况复杂,外来人口多、人流量大的大型建筑工地、流动人口聚居区、车站、码头等地域建立调解组织,有效延伸了人民调解组织触角。截至去年底,全省共有各级各类调委会118792个,乡镇、街道、村、社区调解组织全部建立健全。
在人民调解工作中,各地政府机关推行“三三调解制”即任何一级调解组织接到矛盾,必须调解三次,不成功才能上交矛盾,以防止推诿塞责、减少矛盾纠纷上交,强化基层调解组织责任和促进调解人员自身能力和工作指导的衔接,确保了大量的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化解。针对重大节日和社会敏感时期矛盾纠纷易发多发的特点和规律,他们探索建立矛盾纠纷预测、预报、预案、预警、预防的“五预”防范机制,健全和完善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分级调处、重大事件预警、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信息反馈等工作制度,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矛盾纠纷大梳理、大排查、大调处活动。
发挥职能作用 创新行政调解工作
针对新形势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的现状,四川全省30个省级部门、绝大多数市(州)、部分县(市、区)都出台了行政调解的实施意见。各部门还按照职责职权,对与各自行政管理领域相关联的争议纠纷开展分类指导。
在“大调解”实践中,攀枝花创立了行政调解员联系乡(镇)、街道(社区),联系法院(法庭),联系人民调解组织,以及行政调解员进审判庭,进信访室的“三联两进”工作机制。成都、广元等地劳动保障部门探索建立以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为龙头,以街道、乡镇和企业调解委员会为基础的四级网络。
近年来,全省各级行政调解组织调解矛盾纠纷9万余件,排查化解了一批群众关注高、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从源头上预防、减少了重复越级上访量和不稳定因素。土地争议由于涉及群众利益,一直以来都是行政争议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大规模群访事件。国土资源厅从开展行政调解工作以来,来信量与去年同比减少13%。工商部门将行政调解工作深入基层,送到群众家门,在900余个工商所建立起了行政调解室,并依托消费维权投诉站、联络站设立行政调解点。2009年,全省工商机关的行政调解的结案率和履行率在90%以上。
四川公安系统实行领导班子带案下基层蹲点制度,努力做到“小纠纷不出村、大纠纷不出乡镇、疑难纠纷不出县”,确保矛盾纠纷不上交,将大量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全省近8000个社区、农村警务室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上,九成以上矛盾纠纷在派出所、警务室得到了解决。公安交警系统建立“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交通事故巡回法庭”,交通事故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人民调解有效对接,良性互动,解决了交通事故处理中人民群众关心的“预付医疗费难、调解难、赔偿落实难”等实际问题。2009年,全省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妥善调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13万余件次。
“调解优先 调判结合”彰显法治精神
在推行“大调解”体系工作中,四川各政府机关特别是各级法院首先全力推行诉前调解,把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尽可能减少矛盾进入诉讼环节。全省22个中院、188个基层法院建立“立案调解中心”,配置专兼职人员1209名。把法院立案环节作为分流、调解、协调的枢纽,引导当事人先通过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化解纠纷,发挥“批发站”作用。同时积极委托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组织进行调解,自去年7月以来,委托调解案件4905件,起到合理配置“纠纷解决资源”的作用。
在强化人民调解基础作用、行政调解职能作用发挥的前提下,对进入法院的矛盾纠纷,也经过立案调解,全员全程全域调解,尽可能通过诉讼调解解决。调解不成的,依法及时果断下判,维护法律权威。各地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作为第一道防线,司法调解为第二道防线,司法裁判为第三道防线。三道防线层层化解,把关设防,既确保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具有法治内涵,又有效实现了“调解优先,调判结合”,以司法裁判的权威性保障纠纷化解的公平公正,形成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的纵深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