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3月14日 星期日

    为新型工业化培养卓越工程师

    ——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伯云

    作者:本报记者 王斯敏 《光明日报》( 2010年03月14日 08版)

        “强国必先强教”,这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教育地位的高度肯定。中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伯云委员对此感触颇深。“‘强国’要走什么样的路子?教育怎样为这条道路服务?只有搞清楚这个首要问题,才能充分发挥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应有的作用。”

        黄伯云委员认为,强国之路,既包括社会经济硬实力的提升,也包括文化软实力的进步和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这几方面都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

        “社会的全面进步,要求高校也实现‘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这是高校的三大功能,三者不可偏废。人才培养是中心任务,是高校的生命线,但大学不仅是传承知识的地方,还是创造知识的地方,这就要靠科学研究。同时,科研也是培养人才必不可少的环节,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服务社会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中国企业的科研能力尚属薄弱,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产学研结合——高校为企业注入科研力量,企业为高校提供人才实训基地,这样既培养了人才,又推动了科技进步,一举两得。”黄伯云说。

        为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作用,为我国发展新型工业化、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和人才资源,一项针对工科高等院校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黄伯云心中酝酿已久。

        “新型工业化是我国提升整体实力、跻身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需要大量优秀的工程类人才才能实现。面向工程、面向世界,面向实践,这是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准则,然而,我国的工科教育由于受传统观念、经费投入等制约,培养的人才工程能力、实践能力较薄弱,进入生产第一线的毕业生少,再加上高等工程教育缺少产业界参与,缺少全国统一的、能与国际接轨的注册工程师制度,导致我国工程一线领军人才十分稀缺,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关键因素。”这样的现状让黄伯云备感心焦。他在此次两会发出呼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尽快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立不同层次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黄伯云构想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主要突出了一个关键词——实践。“实践不仅能使学生增长经验、把学到的知识与社会需求对接,而且能够触动学生心灵,使其产生开拓创新的激情。经过实践历练的学生拥有的是活的能力,而非死的知识,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他的计划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在招生环节,注重招收那些既具备坚实的学科基础,又历来注重实践、在中小学时期就积极参与科学实践活动的学生;在培养环节,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体系,积极引导企业参与高等工程人才的培养,与学校共同设计高等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并为人才培养提供先进的工程实践条件,鼓励学生尽早参与工程实践;在师资方面,建设高水平工程型师资队伍,高校应优先聘用有工程经历的优秀教师,鼓励企业专家参与高校教学任务,并创造条件鼓励校内教师到企业工作,同时,改革工程型教师的评聘与考核制度,将对他们的评聘与考核从侧重评价理论研究和发表论文,转向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

        “按照这个构想,我们培养的卓越工程师,至少要到实际中去锻炼一年左右,要对工程有真正的了解,有卓越的工程领导能力和丰富的工程经验。一路从学校到学校,不会实际操作只会大讲理论的学生,是无法真正服务于社会的。”黄伯云强调。令他振奋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提出进一步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鼓励高等学校适应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推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学术发展紧密结合。这为高校发挥能动性、灵活自主培育人才提供了坚实保障。因此,“学校更要珍视并用好这种权力,为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国家贡献力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