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一些乡村学校办学条件不好,有的学校没有图书馆、阅览室,更谈不上网络中心、多媒体教室等先进教学设备了;部分农村学校音、体、美等课程没有专职教师,语、数、外等课程靠聘用代课教师临时支教”,山东省泰安市泰山民族中学副校长宋文新代表说,“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中小学生择校现象严重,一些农村学校,因学生流动率上升,学籍管理难度增大,一些农村中小学生也因此读书热情不高。”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让广大农村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要以新的体制、机制来保障”,宋文新认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强化以区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适当统筹调节教育财力向农村倾斜的方向,特别是省级财政应当进一步均衡财力,加大对农村薄弱地区的义务教育投入。用新的体制整合教育资源,在保证农村孩子就近入学的基础上,通过采取撤、并、合、建等方式,就近联合办学。还应当构筑教师流动机制,引导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制定统一的教师福利待遇标准,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或示教。“通过体制机制保障,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定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宋文新对此充满信心。
(本报记者 邢兆远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