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3月14日 星期日

    国是纵横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系列报道⑧

    从经济奇迹到文化辉煌

    ——代表委员谈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作者:本报记者 李 蕾 靳晓燕 《光明日报》( 2010年03月14日 05版)
    游人在实景剧场欣赏《印象丽江》。 资料照片

        2009年可谓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转折之年。一场国际金融危机的侵袭,让人们看到了文化生产力破壳而出的巨大能量,文化产业一下子成为经济领域的“新宠”:新中国首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第一次将文化产业发展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文化部与中国银行签订《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破解产业融资瓶颈;深圳文博会,入场观众达351.7万人次,总成交额达到880.69亿元……

        河南平顶山市委书记赵顷霖代表对文化产业的标志性事件如数家珍,他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作为八项重点工作之一列出来,充分强调文化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性。有了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加上产业自身潜力的爆发,文化产业将不再只是经济发展的‘配角’,在保持经济增长速度、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舞台上,它正以强劲的鼓点、先锋的舞姿惊艳全场!”

         文化也能让人富足:软实力背后的硬道理

        “我们是农民,我们是演员,我们是少数民族,我们是大明星……”300多个庄稼汉子在青山绿水间喊出了“印象丽江”的开篇台词,那份朴实和光荣的震撼力远超过艺术家的奇思妙想。“印象丽江”演出队大部分是农民,平均工资2500元,远高于当地1000元的水平。海拔3100米的彝族村庄“23公里”,之前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现在硬靠喂养演出的马匹脱贫致富,收入增加40多倍——云南省丽江市委书记王君代表的描述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文化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美丽画卷。

        陕西省工商联副主席吕建中委员则准确地说出了这样一组数据:我国2004年文化产业从业人员996万人,占全国从业人员的1.32%,实现增加值3440亿元,占当年全国GDP的2.15%。2006年,这些数字分别为1132万人、1.48%、5123亿元和2.45%。“可以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多提供453.3万人就业,这对拉动内需、增加就业的影响多大啊!”

        “文化也能让国家和人民富足起来,软实力背后蕴含的硬道理不可小视。”硬道理是什么?著名编剧王兴东委员为我们分析了其中的玄机。近几年,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增长,高出同期GDP增长率六、七个百分点,年均增幅都在两位数以上。2009年,广东、上海、云南等省市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GDP比重都超过了5%,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王兴东说:“数字表明,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引擎。”

        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安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亚非代表备感振奋。“报告专门提到要发展文化产业,这意味着文化产业将越来越硬实,正成为国家经济竞争的利器”。

         弯道也能超车:发展方式转变中的蓝海战略

        电影《阿凡达》票房突破20亿美元大关,相当于挖掘千万吨煤炭的收入。这让人不禁感慨,卖资源不如卖文化创意!金融危机暴露了我国多年来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弊病,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势在必行。

        “从去年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到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再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文化建设的重要阐述,党和国家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江西省文化厅厅长李玉英代表说,文化产业不仅是提高国民素质和文化水平,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推手。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开启蓝海战略的钥匙。”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厉无畏指出,传统经济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劳动力、自然资源和金融资本占据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地位,而文化产业具有高增长、高附加值、低消耗的特点,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最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产业之一。

        “我们对文化产业要有一个全新认识,它不仅是一个产业,还可以成为各种产业的服务行业。”安徽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钱念孙代表从调研中得出结论,新阶段文化产业要全面服务于一、二、三产的产业升级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并在服务中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提升其附加值,也为自身发展开拓广阔空间。“以文化产业为制造业服务为例,整个制造业的价值链像笑起来的嘴唇曲线,产前部分和产后部分的附加值都很高,产中部分的附加值则较低。制造业升级转型主要是向产业链两端延伸,而不论产前研发设计,还是产后品牌营销,都是文化产业的用武之地。”

        成长还需内外兼修:文化产业发展的武功秘笈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无可置疑地迈进了黄金机遇期。“这些好兆头依然不足以使我们沾沾自喜,黄金机遇也伴随着严峻挑战。”赵顷霖说,要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关键是建立健全高效产业链,上游原创研发、中游生产制造、下游销售发行,三个环节同时发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文化创新,王兴东对此深有体会:“原创能力是文化产业这棵摇钱树的根,正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如果原创能力不强,文化产业的树怎么也不会长得高。”资料显示,中国目前有近200家游戏运营商,仅拥有78种游戏产品,其中70%来自韩国,25%来自欧美和日本,我国自主研发的产品寥寥无几。文化产业其他领域也频频遭受创意“旱情”,产品加工成为主业。

        不能亦步亦趋地模仿,代表委员发出了共同的呼声。厉无畏表示,人才是增强原创能力的源头和核心。文化创意人才的培育,需要社会更加宽松的氛围,进一步解放思维束缚、激活创造力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一只“蓝猫”被开发出6000多种产品,全国门店曾达到数百家,很多家现在却已关门大吉。三辰卡通集团的例子揭示了文化产业另一个困惑——盗版。王兴东指出,文化产品属于高知识产品,知识产权的保护对其创新能力、制作水平、艺术品质的提高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因此国家打击盗版的力度还须加大。

        “传统的文化产业在文化保护传承上起了重要作用。新形势下,如何与现代科技结合,寻找新的发展出路,成为重要课题。”雅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万捷委员就当前文化产业如何做大做强提出了一个“方程式”:新技术+中国传统文化=新型文化产业。万捷指出:“我们必须不断更新观念,及时应对新挑战。万众一心,在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共同奋斗,去创造新的文化辉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