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3月13日 星期六

    贵州省毕节地委书记秦如培代表:

    科学发展实现双赢

    作者: 《光明日报》( 2010年03月13日 04版)

        “国倾财力危房去,党引春风幸福来。”秦如培代表的讲述从这副对联开始。去年,毕节地区完成危房改造54552户,占全省危房改造的23.1%。元旦和春节期间,他到农村看见的满是农民欢天喜地的搬家场面。

        毕节试验区从建立之日起就提出了“扶贫开发、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如今,20年的实践证明了发展的规律:只要科学、可持续,就会全面、协调。秦如培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09年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顽强拼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毕节一年的变化就是这句话的注解。

        “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双赢、实现了结构调整与解决就业的相互促进、实现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同步推进、实现了城镇化水平提高与农村面貌改变的协调发展、实现了让百姓生活更幸福与社会更加公正和谐的统一。”在概括了毕节2009年的成就后,秦如培代表用数字给与了证明——生产总值500.1亿元、增长15.4%,全省第一;财政收入增长25.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5%、旅游收入增长49.3%、第三产业拉动GDP7.25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达到38.75%、是增长最快的一年,石漠化治理面积达到72.2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2.5个百分点、解决了近61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3.37%、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1.61万人、城乡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

        “毕节有史以来的高速公路、铁路都在去年开工,新型能源型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中,年产十万辆轻卡基地开工,667个农村特色产业基地建立、粮食生产连续6年增产。这一系列的成就令毕节人精神振奋,人们看到了发展方式的逐步转变、发展潜能的不断迸发、发展活力的持续增强。”秦如培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好字当头,把工作重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来,而这就是毕节未来的道路。

        (本报记者 曾毅采写)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