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信贷业最早使用的记账符号‘debit/credit’有明确的‘人欠/欠人’的含义。1907年,以‘借/贷’的概念引入中国,由于在近代中国语言环境中,‘借/贷’属同义词,引起了中国学者无休止的争议。如果推行‘中国流复式簿记’可以避免这种尴尬”,王光远委员提出此建议。
王光远介绍,2009年10月,“中国流复式簿记方案”由厦门大学汪一凡在学者汪致正“改‘借/贷’为‘左/右’”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其实质是以我国本土原创的“增减”思想作为“复式簿记”之魂,有助于轻松地判断业务所涉及账户金额的增减,运用“助记口诀”或“左手定则”,下意识地快速确定记账方向。在实际教学中,这种方式有助于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满打满算10个课时就足够了。目前通行的“借贷记账法”不仅需要60至70个课时,而且其结果是连老师带学生都似懂非懂,一不小心就出错。更坏的是,随着学生毕业工作,“借贷记账法”的后遗症还会被扩散到实际工作中。
王光远建议,根据“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原则,尽快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中国流复式簿记”。
(本报记者 肖国忠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