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3月08日 星期一

    李放:找寻民族精神的现代意义

    ——一个老教授的文化责任

    作者:本报记者 曾 毅 《光明日报》( 2010年03月08日 10版)

        海纳百川的会通精神、包容万物的和谐精神、润物无声的感召精神、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一段段的论述组成了一本厚厚的集子,表达了一位耄耋老人的文化追寻。

        这就是李放教授和他的《浅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

         盘点民族精神

        “现代社会不能对民族精神失去记忆。”李放的心中对民族文化充满了敬意:“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结着炎黄子孙认识世界的聪明才智和改造世界的辉煌业绩,是各民族先民留给后人的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继承并利用它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促进和谐的国际关系服务,我们有必要学习、研究和弘扬它的基本精神。”

        正是这样的文化责任使得已经八十的李放教授在研究了一辈子法学后又开始探寻民族精神。

        李放是吉林大学法学院的资深教授。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就在系里担任系委会委员。多年来,他不仅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成为法律法学及各界的精英,更有《法学问题集解》、《法学原理》、《经济法手册》、《法学概论》等多部著作问世。退休在家的他却没有停止思索:“前人或当代学者都研究并提出过发人深思或富有启迪的见解,有的甚至可以说是真理的粒子。但是,任何研究成果都不是已经穷尽的真理,仍有继续探讨的空间。”于是,凝结着智慧与哲理的《浅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从他的思想流淌而出。

         民族精神是历史的光彩符号

        民族精神集中表现在一个民族的生活实践和精神生活中,是民族的社会存在的反映。在李放看来,中华文化是中国境内各民族文化会通的结果,体现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盛唐时期各国商人云集长安,‘贵人御馔、尽供胡食’。波斯的三勒浆酒也传入中国,并以胡姬侍酒受到达官贵人和文人学士的欢迎。同样,唐代佛教的兴盛与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外来文化被吸收和发扬的例证。因此,海纳百川的会通精神使得中国以璀璨的文化成就跻身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奉献给全人类。”

        民族是由人组成的,因此李放将民本思想纳入爱人为大、以人为本的精神:“民本思想在儒家、法家等诸多学派都有论述。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到今天以人为本的主张,这是历史的飞跃。认真地解决这个问题,是对执政党尖锐的挑战,各级领导应该切实地刻在心上、体现在行动上。”

          国家形象需要精神塑造

        “任何一个国家,不管它的发展程度如何、政体形式如何,总是无法逃脱两种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是人与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处理如何,关乎国家的发展快慢、兴衰与否。”因此,李放教授特别关注包容万物的和谐精神。“在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工业高度发展的今天,盲目地征服自然已经威胁着人类自身。面对这种危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更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人际关系上,孔子所倡导的仁者爱人包括了忠、恕、孝、悌、智、勇、恭、宽、信、敏、惠等诸多观念。只有建立起这种关系,社会才能稳定存在并有序发展。在国际关系层面,协和万邦、耀德不观兵,直至今天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都是和谐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在李放看来,同样展示国家形象的还有革旧立新变法图强的精神和维护整体利益的爱国精神。“被人们称为群经之首的《易经》早就提出了穷则变、变则通,唯变所适的观念。基于这一观点,历代的思想家、政治家都提出了变法图强的主张。而从旧中国到新中国、从新中国成长的过去到成为举世公认、走向富强繁荣的现代化强国的现在,则成功地证明了革旧立信变法图强精神。同样,正是在爱国精神的统领下才有了炎黄子孙生于斯、长于斯、衣食于斯的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形成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共识,并立于世界。”

         文化价值解读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基因和烙印,在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无限的生命力。在文化多元的现代社会,我们怎样解读民族精神中闪现的文化价值?李放教授从修身自省严于律己的精神找到答案:“古代先哲对此有过一系列深刻的阐述。三思九省、慎独等等都成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品德。发展至今天,‘八荣八耻’的提出是对这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它应该成为全国人民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行为准则。”

        中国渊源流长的文化让世人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从未丢失。李放教授把它解释为润物无声的感召精神:“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代诗歌、古典小说对人们心灵的感召证明,所有优秀的文艺形式,都会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样,滋润着荡涤着人们心灵的大地。”   

        “老夫不畏夕阳短,仍愿为霞尚满天。”从民族精神中找寻现代意义,李放教授希望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与历史同行。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