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的1910年,在国际妇女运动著名领袖克拉拉·蔡特金的倡导下,“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应运而生。100年来,世界各国妇女为争取和平、平等和发展不懈努力,在政治、外交、科学、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创造的辉煌成就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中国的妇女运动也在国际妇女运动的大潮中兴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过艰苦卓绝而又无上光荣的岁月。回顾百年,她们用坚强、勇敢与智慧,留下了一个世纪的美丽身影。
“让我们自豪的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发展进步,始终伴随着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国妇女始终与祖国同命运,与时代齐奋进,与社会共进步;让我们感慨的是,每年的三月份,我们都会从家庭和工作中走出来,形成妇女的集合,彰显妇女的力量。”参加两会的妇女代表委员们道出了中国女性的共同心声。
从大会纪念到依法保护
回顾中国妇女走过的百年历程,人们的脑海里不禁会浮现出宋庆龄、何香凝等中国妇女运动先驱的身影。
一生致力于妇女解放事业的宋庆龄曾回忆说:“民主革命以前,中国妇女不同程度地处在被剥削和被压迫的地位。无论是富裕阶层的妇女还是广大贫困阶层的妇女,都只是从事家务劳动,没有社会地位。”
1924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三八”节纪念大会。当何香凝在会上提出“打倒帝国主义”、“保护妇女儿童”的口号时,千万中国妇女开始从旧社会的残酷压迫中觉醒,第一次用纪念会和游行展现了劳动妇女的力量。
“从那时起,无数中国妇女毅然投入战火纷飞的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自由的革命斗争中。赵一曼、刘胡兰、江姐……一位位为国捐躯的革命女子成为英勇无畏的代名词。以宋庆龄、邓颖超为代表的妇女解放运动战士,领导中国妇女为争取平等与自由而付出青春与辛劳,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史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国家博物馆顾问夏燕月委员深情回忆道。
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中国妇女的奋斗与牺牲。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缓缓升起的时候,那鲜红的旗帜上也凝聚着中国妇女的满腔热血。从此,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亿万中国劳动妇女的命运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彻底改变。
作为唯一连续11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普通女性,申纪兰对第一次去北京开会的情景记忆犹新。“接到通知的时候特别激动,一个农村妇女能当全国人大代表,这是多大的一件事情啊!1954年9月,我骑着毛驴从村里走到县城,然后乘卡车、火车,辗转4天才走进中南海怀仁堂。”
在那次会上,申纪兰代表提出的是“男女同工同酬”的建议。不久以后,“男女同工同酬”被写入新中国宪法,谱写了中国妇女争取劳动权利的新篇章。
“我国《宪法》第四十八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性别平等在宪法上的体现和确立为我国妇女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与男子平等的法定权利。”说起《宪法》对妇女权益保障的规定,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宋鱼水代表如数家珍。
宋鱼水代表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中国法院博物馆展室的墙上悬挂着一幅拍摄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照片——梳着两条小辫的农村妇女江美珍面带笑容,向围拢在院子里的男女老少宣传着新中国的《婚姻法》,周围的老太太们都咧嘴笑着……1950年通过的《婚姻法》,打破了封建枷锁对妇女婚姻的束缚,彻底将中国妇女从封建的婚姻与家庭制度中解放出来。照片中的主角、浙江省嘉兴县农民江美珍本身就是一个摆脱封建婚姻束缚、重获婚姻自由的典型。
宋鱼水代表认为,完善的法律体系是确保男女两性平等的重要前提。“新中国成立以来,相继在国家法律法规体系中确立了男女平等、保护妇女权益的基本原则。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宪法》为依据,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包括《选举法》、《刑法》、《婚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40多部有关法律法规组成的、比较完备的妇女合法权益保障体系,使妇女的各项权利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依法保护。”
与此同时,《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等的实施,也为改善妇女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环境,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加速男女平等的进程,使妇女在政治、经济、教育、健康等领域取得全面进步提出了清晰的发展目标。
用聪明才智创造美丽人生
1964年,“铁姑娘”郭凤莲与大寨人一同战天斗地,她的名字也随着“全国学大寨”的号召一起传遍中国,成为那个时期家喻户晓的人物。今年两会上,年届花甲的郭凤莲代表依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除了担任大寨村党总支书记,她还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作为大寨的“当家人”,最让郭凤莲代表感到骄傲的是,如今大寨的总产值已高达3.5亿元,人均年收入10800元。“大寨每一项成就的取得,都和姐妹们的辛勤努力分不开。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把属于妇女的这‘半边天’顶好。”郭凤莲说。
改革开放改变了一个民族的命运,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前途,也把中国女性推到了时代的潮头。她们在创业中寻找位置,在拼搏中实现价值,在进取中塑造形象。
海南省海口市发改委主任谢京委员一头短发,爽朗而干练。她认为,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给予了女性成长、进步的平台,只要你干出业绩,社会就会认可你,很多困难也会迎刃而解。“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作为时代的弄潮儿,我们同时代一同成长,并用理性的思维、感性的内涵、知性的表达去展现中国女性的独特魅力。”
“时至今日,我国女性就业数量大幅提高,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国在业人口中女性比例达到45.4%;妇女参与民主政治日益活跃,全国公务员中女性比例达到40%以上;妇女文化素质明显提升,全国小学女童入学率达到99.54%,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女生、女硕士生和女博士生的比例分别占总数的49.86%、48.16%和34.70%……”国务院参事、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力代表拿出统计数据,一项一项地向记者展示。
来自中国社科院的一组数据显示:全院女职工1658名,占职工总数的40%;女性科研人员1413名,占专业人员总数的42%;女性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90人,占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3%。“这些数字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表明,女性人才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服务国计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史哲学部主任江蓝生委员如此评价。
西藏大学副校长强俄巴·次仁央宗委员告诉记者,目前学校的女教师、女教授数量大为增加。“不仅如此,在整个西藏,各个领域的高层次女性也越来越多。”
就在几天前,空军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群体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广州军区空军副参谋长岳喜翠委员自豪地说:“这16名歼击机女飞行员参加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阅兵活动,以精准的队形秒米不差地通过天安门上空,庄严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赢得了国内外广泛赞誉,展现了新一代女性的时代风采。”
马力代表认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中国妇女形象已经展示在世人面前,她们活跃在经济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与男子并驾齐驱,在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中贡献聪明才智,创造美丽人生。
让妇联成为最贴心的“娘家”
2009年4月,43岁的北川妇女杨进芳体检时发现自己得了子宫肌瘤。就在恐惧无助的时候,她幸运地得到了“母亲健康快车”的援助。手术后,杨进芳摆脱了病魔困扰,恢复了健康。
“杨进芳不是唯一的幸运儿,‘母亲健康快车’项目自2003年启动以来,945辆‘健康快车’已在全国26个省区市近千个县提供了各种形式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受益群众超过2000万人次。”谈起关爱妇女的社会公益项目,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甄砚委员难掩兴奋之情。
《中国美容时尚报》社长兼总编辑张晓梅委员告诉记者:“我参与过全国妇联组织开展的‘母亲健康快车’、‘母亲水窖’等公益活动,亲眼见证了这些项目给缺医少药、干旱缺水地区的妇女所带来的巨大帮助,让她们在维护健康权益的同时找回了在家庭应有的地位。”
“我们妇联组织就是要为妇女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甄砚委员介绍说,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妇联组织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党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职能,切实维护广大妇女儿童合法权益,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妇女整体素质,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和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
正因为此,妇联成为中国妇女贴心的“娘家”。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原因,我国妇女发展的总体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不相适应,比如在政治权利方面,妇女参政比例还比较低;在劳动权益方面,就业歧视等现象还时有发生;在人身权益方面,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情况表明,促进男女平等任重道远。”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陈红委员指出。
那么,如何解决当前的妇女问题呢?陈红委员认为,“女性只有走向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与男性一同分享劳动成果和社会资源、财富、关系,才能真正赢得社会的尊重。当然,这些都离不开妇联组织的努力和关爱。”
2008年10月,甄砚委员参加了中国妇女第十次代表大会。她清晰地记得,大会提出了未来5年我国妇女发展的目标——妇女的素质和能力进一步提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在经济、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各项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一步落实,妇女发展环境更为优化。
“新的发展机遇摆在我们面前,新的历史使命在召唤着我们。我们相信:历史,因为妇女而厚重;现实,因为女性而丰富;未来的发展,一定会因为妇女而全面与和谐。”作为“娘家人”代表,甄砚委员对于中国妇女事业的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