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诸如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粮食安全等全球性的重大问题越来越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极大挑战,而创新作为应对这些挑战的一把利器,在国家科研战略和政策措施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正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
“国家的挑战”驱动创新
人类社会已进入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创新不仅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核心因素,更是国家保持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随着时代的变化与社会的进步,创新模式不断发生转变,超越了科学家的兴趣驱动和企业的利益驱动,更多地表现为国家的挑战驱动。
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研究进入国家目标化的大科学时代,科学家的自由和首创精神已成为实现国家目标的重要条件。国家强调创新更多地是出于战略目的,是为了解决发展过程中国内面临的各种困难,或是为了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或是为了解决需要共同面对的全球重大问题。例如中国政府在2006年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009年,为摆脱经济危机,美国政府主张大力开发新能源,并为此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技术创新,以此作为经济振兴的重要“武器”。
以创新应对全球重大问题
受到气候变暖、能源危机、重大疾病、粮食安全等全球重大问题的压力驱动,各国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科学研究,试图通过科技创新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而科学家和企业受国家总体战略影响,也纷纷投身这一洪流中,希望通过集合整个社会的力量共同应对挑战。
1.低碳创新
作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热门话题,一些发达国家大力推动低碳创新。例如,英国设立“碳基金”促进低碳技术研发、商业化,致力于节约能源和供应清洁能源;美国制定了低碳技术开发计划,投入巨资研发从生物燃料、太阳能设备到二氧化碳零排放发电厂的环保技术等。
2.新能源创新
由于传统化石能源趋于枯竭,很多国家开始研究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从2003年开始,欧盟就在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领域进行了大量投入,目标是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达到20%。尽管目前石油储量居世界第15位,但巴西仍大力发展替代能源,借助丰富的土地、风能资源,大力推进生物燃料、风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3.医药创新
近年来,国际上医药创新研究进展很快,随着重大生物技术的突破,医药产业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虽然创新生物医药产品的研究进程长、价格昂贵、费时、风险高,但美国对创新生物医药产品研发的推动依然强劲。2008年,尽管经济增长放缓,但美国生物药品研究公司在新药和疫苗上的研发投入却创造了新纪录——达到652亿美元。
4.农业创新
面对世界性粮食危机,国际组织很快作出创新反应。世界银行通过制定新的全球粮食政策应付饥荒和贫困;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可持续发展委员会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提出“第二次绿色革命”,促成“绿色革命”的要素包括高产种子、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以及灌溉和道路等基础设施等。
关于创新的政策建议
目前各国着力加强的创新活动,大多是为了应对各种危机,特别是全球重大问题带来的挑战。单纯的科学家兴趣驱动在总体创新活动中只占相当小的比例,而完全由利益驱动的企业也难以获得长远的发展——企业通常是从国家的创新动向中发现商机,成为应对危机和挑战的一支重要力量。鉴于全球重大问题的特殊性,未来的创新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
1.增加创新投入
美国、日本政府十分重视推动创新对应对危机的作用,在两次石油危机期间的研发投入均占到了其国内研发总投入的一半以上。由于应对全球重大问题的创新具有很大风险性,而企业通常倾向于规避风险,因此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支持。需要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重大问题上面临的资金缺口更大。
2.加强合作创新
为应对全球重大问题,各国必须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和创新,而且这种合作、创新需要被“放大扩散”到世界各个角落,让每个国家、机构和社会群体真正形成一种合力。例如,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个问题上,国际社会应增加资金投入,扩大信息交流,加强节能环保、低碳能源等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合作,特别是强调技术的推广和利用。
3.进行全过程创新
应对全球重大问题,要求创新活动涵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全过程,不仅要弄清问题发生的内在机理,预测问题未来的走向,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应用技术。例如,在应对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甲型H1N1病毒等恶性传染病问题上,科研人员不仅要研究病毒的形成机理,还需要预见病毒变异可能造成的危害,并生产疫苗减少人员的伤亡等。
4.重视综合创新
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后大量使用化石能源造成的,其结果是能源危机愈演愈烈,能源与气候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此外,气候变暖导致水资源状况恶化,洪涝、酷热、苦寒、飓风等天灾和异常气候对农业生产造成破坏性影响,粮食大幅度减产。可见全球重大问题之间是相互影响和关联的,不再是单个独立的问题,科研人员需要尽可能地对所有相关问题进行系统考虑。
(作者单位:科技部国际合作司欧洲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