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1月20日 星期三

    珠三角:重构产业版图实现高速增长

    作者:本报记者吴春燕 张景华本报通讯员李雪飞 《光明日报》( 2010年01月20日 01版)
    中信通讯总部研发大楼的落成成为深圳高科技园区的地标。(资料照片)

      记者从1月19日召开的广东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获悉:广东经济逐月逐季回升,实现企稳向好。广东全省工业商贸和通信业增加值占全省GDP67%,实现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长8.9%。特别是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3%,是1992年以来最高增速。2009年1-11月,广东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完成871.6亿元,同比增长31.7%。

      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资源、能源匮乏,产业结构偏轻,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模式偏多,成为广东的短板。2009年年初《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重构产业版图的重要思路。

      调结构:自主创新实现高速增长

      广东实行了“双转移”政策,即把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向当地二、三产业和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为此,广东省政府动用500亿元资金,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落户离珠三角不远的粤东、粤西、粤北产业转移工业园,而且一次性安排10亿元加工

      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扶持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和总部、扶持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型等方面。

      实践证明,双转移”战略已经成为广东提升珠三角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消费、投资、出口等经济指标均明显高于珠三角。

      自主创新是应对危机保增长的关键武器。深圳的中兴通讯,广州的金发科技、汕头的奥飞动漫等一大批企业,生产和销售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都得益于自主创新。  

      广东坚持把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作为中心环节,开创性地实施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滚动计划,将2009年-2012年省财政专项资金提前使用,集中投向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力度,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抵扣政策,帮助企业少缴所得税约9.4亿元。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制定淘汰落后水泥产能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下达补贴资金1.08亿元。组织对217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进行现场核查。去年广东共淘汰落后水泥产能1000多万吨、落后钢铁产能280多万吨,关闭小火电553万千瓦。

      扩内需:连出重拳内销走强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作为广东主要传统市场的美日欧经济增长减速,如何开拓13亿人的内销大市场?广东从金融危机爆发初始,就把目光瞄准国内市场,开创性地制定了扩大内需行动计划,把扩大内销促进消费作为应对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深圳市的“重庆行”打响了“广东产品全国行”系列活动的头炮。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省长黄华华亲自率领党政代表团参加了“广东产品湖南行”“广西行”等活动,极大地提振了企业信心。“广货北上”“广货西进”,广东先后组织几千家企业赴西北、东北、西南等地开展了132场促销活动,订单额超过5800亿元。

      会展业的火爆,是内销走强的一个

      生动注脚。广东成功举办了第六届中博会,共有35个国家和地区的3935家企业参展,展位数达到创纪录的6187个。

      一系列的扩内需措施还包括:积极组织“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农机下乡”,加快启动和实施“万巷千街”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全国率先推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等等。

      转方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广东大力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既狠抓先进制造业,又加快发展有优势的现代服务业;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又提升传统产业;特别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软件等若干领域取得突破,尽快形成具有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广州加大与央企的合作力度,一年就签订合作项目28个,金额达300亿元。中船龙穴造船基地首艘30万吨级油轮出坞,改写了广东不能建造10万吨以上船舶的历史。广东还把加快发展工业设计、现代会展、现代流通等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方向。广州、深圳、佛山、中山被商务部认定为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市。

      广东把促进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作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领域,2009年1-11月,广东装备制造业增加值6507.9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45.2%,规模居全国首位。“目前广东汽车、钢铁、石化、船舶制造、新能源装备等大型重化产业基地多足鼎立的局面已初步形成,一改珠三角产业偏轻的格局。”广东产业研究专家评论道。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