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1月14日 星期四

    科学应对是成功的关键

    抗击甲流,我国公众满意度超八成

    《 光明日报 》( 2010年01月14日   01 版)
    图为上海某小学学生在接种甲流疫苗。

    资料照片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85.2%的公众满意中国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举措,这是2009年度卫生领域群众满意度最高的一项工作。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称“中国采取的措施十分有效”。

      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2009年,继“非典”之后的又一场全球性传染病来袭,甲型H1N1流感病毒这个新型病毒让全世界为之恐慌。面对突如其来的

      甲型H1N1流感疫情,各地、各部门、各界群众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通过共同努力,坚持依法、科学、有序防控,有效减轻了疫情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危害,最大限度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最大程度减缓疫情扩散和对社会经济及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影响,取得了甲流疫情防控工作的阶段性成果。

      据介绍,在疫情发生初期,为防止疫情快速传入,卫生部及时将甲流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管理,并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同时纳入《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这一决策对我国“外堵输入、内防扩散”疫情防控策略的有效实施起到了关键作用,有效延缓了疫情在我国的输入、扩散和流行速度。

      截至2010年1月10日,我国内地31个省份共报告确诊病例123196例,已治愈113994例,死亡病例714例。

      科学应对是成功的关键

      疫情发生后,我国政府迅速组织,成立了多部门参与的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立足于中国人口多、密度大、流动性强以及医疗卫生资源相对有限的特点,统一部署,科学应对。

      首先,我国及时跟踪了解国外疫情变化发展趋势,加强国内疫情监测,扩大和完善流感样病例监测网络。据介绍,我国内地网络实验室由63家增至411家,哨点医院由197家增至556家,广泛地开展流感样病例监测工作,动态监测疫情变化和病毒耐药性、变异等情况。

      其次,增加了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门急诊服务的变化趋势监测,开展全国甲流感染状况快速血清学调查,多方面监测掌握疫情变化情况。卫生部还组织专家对疫情信息进行分析和趋势研判,提前预测疫情发展方向和态势,在此基础上,在堵输入、防扩散、减危害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提前部署各项防控工作,不断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争取防控工作的主动性。

      此外,还迅速启动了应急科研项目,就甲流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诊治、实验室检测、新药研发等进行攻关,并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到防控工作中,为有效防控甲流感疫情,完善相关防控措施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  

      抗击甲流,我国公众满意度超八成

      疫苗接种安全及时

      甲型H1N1流感疫苗为有效遏制疫情,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作出巨大贡献。截至2010年1月10日,我国累计完成甲流疫苗接种5739万人,严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约为0.12/10万。我国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超过国内外甲流疫苗临床试验结果,与世界卫生组织通报的各国数据基本一致。

      据介绍,2009年6月初,我国建立了甲流疫苗研发与联动生产协调机制。

      2009年7月22日开始,在7个省份实施了全球最大规模的甲流感疫苗临床试验(1.3万人参加了临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接种一剂次15μg甲流裂解疫苗即可产生有效的保护作用。通过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自行研制了血凝素定量替代方法和临时标准品,解决了疫苗研制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大大节省了疫苗研发的时间。

      2009年9月初,经药监局批准,甲流疫苗正式投入生产,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疫苗研发和注册使用的国家。

      中西医结合疗效显著

      为了解决抗病毒药物储备不足的问题,我国紧急开展中医药治疗甲流的科技攻关。经过120余位专家长达7个月的努力,一种费用仅为“达菲”1/4左右、治疗甲流轻症患者的中药新药“金花清感方”问世。该剂采用国际通用的科研方法优选出的中药方剂,为治疗甲流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此外,随着对疾病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相关部门动态修订完善诊疗方案,实行分级分类的救治原则,设立定点救治医院,开展医务人员培训,强化院内感染控制,规范临床医疗救治工作。同时,不断加强救治能力,特别是重症病例救治能力建设,中央财政向中西部17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陆续下拨39756万元,支持中西部地区医疗机构配置监护床、呼吸机、监护仪等重症救治设备,加强其重症病例综合救治能力。

      公开透明彰显政府责任

      随着疫情的蔓延,为指导公众科学、有效地预防和应对疫情,我国始终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并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

      为进一步加强疫情信息报送工作,我国始终坚持及时、公开、透明地发布疫情和防控工作信息,积极宣传甲流疫情防控工作的新进展,并通过新闻发布、专家访谈等方式解读防控措施,为公众解疑释惑,争取社会公众理解,避免引起恐慌,为防控工作营造有利的氛围。

      此外,相关部门还不断强化面对社会公众,特别是农民工、学生、孕妇、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甲流防治知识和疫苗接种政策的宣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和防病治病能力,赢得了社会公众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

      2010年已经到来,疫情防控工作仍然严峻,但是,我国政府所采取的种种举措有效延缓了疫情扩散和流行的速度,这也使得我们更加有信心克服困难,终将战胜疫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