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1月11日 星期一

    先进文化建设凝聚贵阳精神

    ——贵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纪实(上)

    作者: 《光明日报》( 2010年01月11日 01版)

        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召开

        2010年元旦,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奏响了贵阳新年音乐会,不仅在这个特殊的时刻给全国人民奉上了一道高雅艺术大餐,也进一步引起了海内外对这个来自西部的省会城市文化建设的关注。

        近年来,贵阳市把生态文化具体地渗透到城市建筑、市民行为、社会风气、城市精神等方方面面,从“08抗凝精神”到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从多彩贵州、央视青歌赛以及荷花奖比赛的骄人成绩,到民间资本经营交响乐团的“贵阳模式”……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了全体市民的自觉行动,在实践

        中锻造和凝聚“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精神,成为推进贵阳生态文明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软实力支撑。

        事件回顾

        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召开

        2009年8月22日,对于花溪区摆贡寨妇女汤国香而言,是个值得铭记一生的日子———就在那天下午,来贵阳参加2009生态文明贵阳会议的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以及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有说有笑地走进了汤国香的农家小院。向来默默无闻的石板小寨摆贡,也因成为全球首个实施“太阳能LED照

        明千村计划”的村寨而声名远播。

        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带给贵阳的,远远不仅是小寨摆贡的大名气。来自多学科、多界别的150余名国内外嘉宾,围绕“发展绿色经济———我们共同的责任”这一主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专题论坛和互动性讨论,并最终达成了对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具有积极意义的“贵阳共识”。

        事件回顾

        伟大的08贵阳抗凝精神

        时光回溯到2008年初,贵阳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凝冻灾害。面对灾情,在贵阳市委、市政府带领下,全

        市上下从容应对,整合力量,空前地展示了贵阳人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情操,抗凝英雄李彬、贵阳“绿丝带”成为当年央视春节晚会最令人感动的名字,并锤炼出伟大的“08贵阳抗凝精神”,具体展现并深化、丰富了“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精神。

        事件回顾

        步行推动日,万人健康走

        2009年4月11日,是贵阳市首个“步行推动日”,上万市民响应号召,穿上运动鞋,放弃开车、乘车外出,以“万人健康走”的步行方式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周末。

        据统计,贵阳市每天新增汽车约200辆,一年就是7万多辆。众多汽车上路,必然给城市道路造成堵塞,也给城市的空气造成污染。为此,贵阳市将每个月的11日定为“步行推动日”,以“11”喻为步行出行,号召全市人民尽量不开车、不坐车,选择绿色健康的步行方式出行。

        事件回顾

        关爱空巢老人

        去年12月5日,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在贵阳市、南京市、兰州市同时启动,贵阳市出台《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方案》,在广泛号召志愿者关爱空巢老人的同时,还组织招募一支专业的应急救助志愿者队,围绕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等内容,为空巢

        老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南明区花果园街道办事处推出了“爱心红飘带”这一独具特色的关爱老人的服务方式,构筑起了“没有围墙的养老院”。85岁的尹慕梅腿脚不便,膝下只有一个8岁的小孙子和她相依为命。社区委员给她送去了“红飘带”,老人需要帮助时,只要把红飘带挂上窗户或抢眼的地方,社区委员就会在第一时间上门为老人们解决困难。连老人的小孙子也学会了这根小小飘带的使用方法。如今,老人遇到水管漏水、买菜、身体不适等情况,都会用红飘带向社区求助。

        事件回顾

        “绿丝带”志愿者

        2009年11月6日,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军及市四大班

        子领导带头注册登记参加贵阳志愿者队伍;12月19日,他们又带头走上街头开展劝阻、制止各种不文明行为的志愿行动。在他们的带领下,短短几个月就有约十万贵阳市民踊跃参与到以“绿丝带”命名的贵阳志愿者队伍之中,身体力行地倡导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志愿者精神,积极参与到“三创一办”、关爱“空巢”老人、保护饮用水源等志愿活动之中。在2009年12月召开的贵阳市委八届八次全会中进一步提出,到2011年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市人口总数的比例不低于8%,全市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每年参加不少于48小时的志愿服务,鼓励和引导大中专生、中小学生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在社会各界的响应下,弘扬“绿丝带”志愿者精神,迅速在贵阳掀起

        一股热潮———2009年11月12日,小河区举行“贵阳志愿者”签名招募活动,200多名机关干部、村(居)代表、教师学生在“我承诺加入贵阳志愿者”的条幅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经过培训,志愿者们迅速行动起来。12月7日,小河区机关、单位、学校和社区的30多名志愿者来到金山村金家山,清理“人工湿地”里的枯枝落叶;12月16日,20多名由小河区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工作人员及律师组成的法律志愿者服务队,来到建筑工地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2月19日,小河区区直机关1000余名志愿者走上街头,参与交通协勤工作……目前,小河区已有12883人报名争当志愿者,为推行志愿者服务常态化,小河区还明确国家公职人员要利用上下班或周末时间参与服务活动,每人每年志愿服务时间不少于48小时。

        (本报记者 柳路)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