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武汉1月5日电(记者李蕾)“研究表明,我国买卖论文已经形成产业链,2009年规模达10亿元,论文购买者遍布诸多高校、研究单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沈阳近日通过调研指出,蔓延整个学术界的买卖论文现象,已经成为信息科学领域亟须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沈阳介绍,搜索引擎是到达买卖论文网站的主要途径,论文主要发表于非法学术期刊上。由于反剽窃软件去年在全国高校大面积推广,抄袭论文风险大增,抄袭论文现象有所减少,但客观上却刺激了更多人选择找人代写论文的方式;非法学术期刊是论文买卖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它们可以代发买家提交的各种论文;论文荣誉市场更是令人瞠目———花800元钱卖方就能为买方提供虚假的国家级论文评奖,包括盖章的评审鉴定和奖状证书。
沈阳建议,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应加大稽查力度,发布“非法学术期刊”目录;探讨研究成果发表、项目评审、学者评价制度的组合拳政策;出台《中国学术规范法》。他说:“如何解决现有期刊体系发表论文数量有限的缺陷?构建国家级论文网络发表平台是当务之急。论文发表者可随时将论文贴到平台上,同行业学界人员组成评审组进入评审系统网上打分,并提出修改意见。所有操作网上公开,有效避免暗箱操作和交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