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版健康人生
在快乐和谐中追求《健康人生》
本报从今天起,在每周一的11版推出新版《健康人生》。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当今,快节奏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了极大压力,如何放松心情,在快乐和谐中,实现高品质的生活,成为现代人的美好愿望和追求。这也是创办这个版的初衷。体味人生,感悟生命,让生命焕发出熠熠光彩,我们期待着读者的关注与参与。
●2版 时评·观点新闻
“血液里没有学生,心脏就不会跳动”
左手拄木杖,右手拿教材;一边是病痛,一边是奉献。13个学生,是吉林松原永升小学万福村小教师杜顺的全部生活内容。他的教学方法在全乡得到推广,在全县农村小学考核中他所教的班级名列第一,获得了“教学特别贡献奖”。
●4版 教科文新闻
安徽:民生工程关爱留守儿童
安徽今年率先提出,用3年时间把创办专门活动室、确定留守儿童之家列入民生工程,专项资金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使关爱“留守儿童”规范化、制度化。
●8版 国际新闻
日本“宽松”教育引发担忧
在近些年来的国际性学习能力测试中,日本中小学生的成绩普遍不太理想,在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的最新版指导要领中,中小学校的教学时间和学习内容都有了大幅增加。在实施宽松教育十多年后,日本又将面临一次重大的教育方针改革。
●10版 科技周刊
科学传播模式亟待转型
中科院研究生院科学传播中心主任李大光教授撰文指出,科学技术的报道目前已经由科学技术专业媒体转移到社会公众媒体,社会在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快速的发展使人欣喜中国的科学传播必须将真实的科学发展告诉公众,才能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拥护,科学事业才会有美好的前途。
●2版 时评·观点新闻
学术科研急不得快不得
洪卫中在“光明时评”栏目撰文指出,科研自有其客观规律,促进科研、鼓励科研,一定要遵循规律。要实事求是地制定对学术尊重和对学术发展规律正确把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