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1月03日 星期日

    黄山创新模式保护徽文化“活化石”

    101个古村落、1065幢古民居将重焕光彩

    《 光明日报 》( 2010年01月03日   01 版)

      本报黄山1月2日电(记者李陈续)“观皇宫去北京,看民宅到潜口”是著名古建筑专家单士元面对安徽黄山徽州区潜口古民居群发出的感慨———20多幢经典的明清古民居、古祠堂按照年代比邻而居,徽州三雕及制墨、制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入驻其中,还原并展现历史文化的灵动与精彩,让今天的参观者为之赞叹。

      徽派古民居、古村落被誉为徽文化“活化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为“人类古老文明的见证,传统建筑的典型作品,人与自然的光辉典范。”在长期保护实践中,黄山不仅创造了异地搬迁的“潜口模式”,还创造了西递、宏村的整体保护开发和呈坎等原地保护重点维修成片开发等多种模式。在全市现有的19个4A级风景区中,古村落、古建筑观光为主的有13个。

      黄山市在保护古民居、古村落的实践中,科学总结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辩证关系,于2009年全面启动实施了范围更广、系统化的“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确定用5年时间对101个古村落和1065幢古民居进行重点保护开发和利用。

      2009年12月29日,黄山市“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第一个由外资参与的项目正式签约。黄山区和日本一级建筑士事务所合作投资1.5亿元,建设中日古建筑艺术博物馆、黄山皖南古建筑保护模范基地、建筑研发中心、中式建筑改良示范区,将对黄山区内50幢古建筑实施异地搬迁,并加以保护利用。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