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9年09月04日 星期五

    到乡村去:县级剧团改革的必由之路

    ——江苏省丹阳市戏剧总团改革的启示

    作者:郑晋鸣 王玲 《光明日报》( 2009年09月04日 02版)

        作为一个县级剧团,丹阳市戏剧总团四年前走进了死胡同:2002年到2005年间,一年排不出一场新戏,全年演出不满30场,职工月收入不足600元,拖欠医保等社会保险110万元。

     

        在濒临停办的节骨眼上,丹阳市戏剧总团顺应文化体制改革大潮,走上了一条转企改制、深入乡村、开拓市场的县级剧团改革之路,从而获得了重生。

     

        事转企:不再等靠要

     

        丹剧在丹阳已经流传了三四百年,丹阳市戏剧总团还曾被文化部命名为“丹剧天下第一团”,丹剧团一旦倒闭,丹剧可能从此湮没,丹阳人谁都不想让自己的戏剧在自己手中死掉!”丹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岳方说。

     

        于是,丹阳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将剧团纳入第一批事业单位改制名单,将其由事业向企业转制,剥离不良资产、理顺人事关系、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2005年,丹阳市进行文艺团体走向市场化的改革,首先从人事上开刀。已退休人员由政府负担,工龄满30年、年龄满55周岁人员允许提前退休,另谋职业的给予工龄买断,挂编人员一律清退。2005年6月30日改制结束,全团由92名职工缩减为28名,采用劳动合同制用工。丹阳市戏剧总团团长王金锡从工商局领来营业执照,又到税务局办理了企业纳税登记,并建立了完整的企业管理制度。理顺了体制,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资金问题。丹剧团一方面积极申请政府扶持,依靠政府买单为艺术生产筹措到了专项资金;另一方面,主动出击,向市场要资金。剧团采取“团企挂钩”,重大演出企业冠名,主动参与企业节庆、部门活动等形式取得资助。

     

        一刀下去,切得干脆利索,当然收效也颇为显著。到2008年,丹阳市戏剧总团实现演出经营收入50多万元,较2005年改制初期翻了两倍多,演职人员年均收入比2005年增长了128%。

     

        下农村:向广阔天地要效益

     

        分析丹阳市戏剧总团改革成功的原因,很多专家都认为是它在改革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到农村去。

     

        作为市场主体,剧团将自己的观众市场定在了丹阳广大农村。2006年起,丹阳市戏剧总团积极参与了“建设新农村,文化村村行”活动,独自承担起全市“三送工程”的送戏下乡任务,把戏送到乡镇、企业,把舞台搭到农民家门口,当年完成下乡演出130多场。这个机遇让王金锡看到了地方剧团的出路:“广大的农村才是让丹剧生存繁荣的土壤。”

     

        改制4年多来,丹阳市戏剧总团每年都要转战100多个行政村,行程近5000公里,被当地农民赞誉为丹阳的“同一首歌”。现在的丹剧团每次演出都是盛况空前,十里八乡的乡亲都聚在一个台子下看着丹阳人的戏剧。“有很多观众特别忠实,跟着我们的演出车到处赶场,正是他们的支持才给了我们更大的动力。”王金锡说。2008年,剧团送戏下乡演出140多场,演出学生戏20场,加上社会活动演出,全年演出了180余场,演职人员平均年收入达到1.6万元,工作积极性也高涨起来,剧团办公、舞台设备得到初步改善,在当地乃至苏南地区也拥有了固定的市场。

     

        有了钱:传承、服务并举

     

        在乡村的广大天地里,剧团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有了物质基础,剧团的创新和服务能力也随之提高,传承文化和服务民生求得了双赢。

     

        1992年,丹阳市戏剧总团排演《野塘婚礼》参加国家文化部调演,被文化部命名为“丹剧天下第一团”,其艺术价值勿庸质疑。但苦于没有资金、没有积极性,改制前丹剧的创新几乎是零。改制后,为积极抢救传统丹剧,丹阳市戏剧总团先后排演了传统丹剧、锡剧古装大戏《叔嫂冤》、《哑女告状》、《珍珠塔》等,推出了现代青少年音乐情景剧《回来吧,孩子》,还自编自导了十多台综艺节目。2009年,丹剧团要排一台有影响力的剧目——丹剧大戏《岳贡奇缘》。“改制后企业稳住了,演员们转换了角色,剧团在市场里站住脚了,现在该创新剧目打品牌了。”王金锡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

     

        “对于传统的丹剧,我们一定要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在传承的同时,还要发挥丹剧最根本的作用,那就是服务于民,把人们爱看的爱听的曲目送到他们身边。”团长王金锡对于剧团和丹剧的发展都有独到的见地。在剧团的努力下,这些观众喜闻乐见的剧目成了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的艺术大餐。自2006年6月组织实施“建设新农村、文化村村行”以来,丹阳市戏剧总团已为全市13个乡镇送戏475场,约48万人次的观众从中受益,平均每场演出观众人数达千人以上,最多的一场有4000人。

     

        丹阳市戏剧总团用成功再次证明,文化产业不仅需要“阳春白雪”式的精英文化,也同样需要“下里巴人”的群众文化。无论走精英之路,还是群众路线,只要定位准确,找准自己发展之路,就能走出自己的辉煌之路。(本报记者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王玲)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