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9年08月07日 星期五

    《红旗三部曲》:唱出时代强音

    作者:李玉兰 《光明日报》( 2009年08月07日 06版)

        “太阳升起在东方,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卷走黑夜,迎来黎明,古老的神州繁荣兴旺。啊,哪里有五星红旗飘扬,哪里有中华儿女奋斗的方向。”奏鸣曲式的壮丽交响乐铺展开历史,宫调大三和弦的音乐织体贯穿始终,史诗般、情景性的动人旋律描绘着国旗的伟大历程。《国旗颂》表达了中华儿女心向祖国的心声。

        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创作的大型音乐作品《红旗三部曲》——《党旗颂》《军旗颂》《国旗颂》日前在各大电视台、广播电台播出后,振奋人心的精神内涵、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迅速让这组音乐史诗在广大群众中产生热烈的反响。现在,高校、部队、社区、甚至科研院所中都在广泛传唱。

        音乐史诗的主创人员之一、北京大学教授赵为民介绍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国家的面貌、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契机,歌唱祖国也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红旗三部曲》是一部庄严的、昂扬的、主旋律的时代颂歌,其创作意图是要通过对党旗、军旗、国旗的歌颂,表达人民群众对党、对军队、对祖国的热爱。历史一次次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人民解放军,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光荣的人民军队就没有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组歌体现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脉相承的联系,并选择旗帜作为他们的象征,以此为载体,通过歌颂党旗、军旗、国旗三项标识性的形象来歌颂党、人民军队和伟大的祖国,并以此作为六十周年国庆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和情感抒发的重要方式。”

        “每首歌曲都是五分钟左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把党的历程、军队的成长、共和国的历史都展示出来,旗帜是标识,是历史的浓缩,是精神之所在。旗帜由烈士的鲜血染成,是信念。旗帜用英雄的诗篇织就,是力量。旗帜是方向,旗帜由辉煌的历史铺展,旗帜是理想。这个作品应该成为时代的强音,一个民族需要有民族力量的强音,一个时代需要有振奋民族力量的强音。”《红旗三部曲》总导演、曲作者遥远说。

        《红旗三部曲》的推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共鸣。

        北京大学千名新党员在《党旗颂》的歌声中宣誓入党。校园内掀起歌颂党和祖国的热潮。北大教工合唱团、北大教授合唱团、北大学生合唱团以及部分院系都将这首曲目列为重点合唱曲目排唱。“听了《红旗三部曲》很激动,这组歌突破常规。比如《党旗颂》歌词通过客观地评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功绩来阐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义,让人觉得非常贴近生活、贴近老百姓,很好接受。”不少北大学子表示。

        从北京大学到北京通州第一实验学校,到陆军航空兵学院,再到城市里的普通社区,从普通小学生到“两弹一星”元勋,许多人为动情的音乐,为电视中展现的一幅幅感人画面所感动,激动地流下了热泪。《红旗三部曲》开辟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渠道,搭建了群众乐于参与的平台,让全社会共唱祖国赞歌、共享国庆喜悦、共创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本报记者李玉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