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9年07月05日 星期日

    中国是意大利的全面战略伙伴

    ——意总统纳波利塔诺接受中国媒体联合书面采访

    穆方顺 马赛 《 光明日报 》( 2009年07月05日   08 版)
    意大利总统纳波利塔诺

        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意大利前夕,意大利总统纳波利塔诺接受了驻意中国媒体的联合书面采访。他表示,胡锦涛主席即将来访,这次访问十分重要,他热切期待着胡锦涛主席的到来。

     

        中国是意大利全面战略伙伴

     

        纳波利塔诺说,中意两国关系近年来快速发展,两国间有了更深的相互了解和更密切的双边合作。意大利不仅仅着眼于同中国的经贸关系,更认为与中国的关系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包括在所有国际组织内和两国各部门间的合作,也包括在共同关心的领域的双边合作,如医药卫生、大学和科研机构、职业培训、两国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文物古迹修复等。

     

        纳波利塔诺说,随胡锦涛主席来访的还有庞大的中国企业家代表团,这不仅会进一步扩大意大利的出口和双边贸易发展,还将为环境、能源等战略领域开辟新的投资渠道。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和2015年的米兰世博会也将进一步为两国提供合作的宝贵机会。

     

        解决世界问题离不开中国

     

        在谈到即将在意大利召开的八国峰会和中国在重新确立世界管理体系中的作用时,纳波利塔诺说,目前,中国在地区稳定、常规武器及核武器控制、国际反恐、对发展中国家援助、消除贫困和环境保护等八国峰会将要讨论的主要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样,中国在应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仍在持续的危机是重新确立规则和开启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的重要机会,这一改革将保证世界的稳定和不同经济区域间的秩序与协调,并保证总体发展的最大公平。中国日益成为国际舞台上的关键性角色,如果没有中国的决定性贡献,这一改革是不可能实现的。

     

        中欧合作具有光明前景

     

        纳波利塔诺说,应该在中国和欧盟的关系这一更广阔的背景下来看待意中关系。欧洲是国际舞台上一个重要的平衡因素、一体化的典范和建设新的世界管理体系的榜样。欧盟应通过加强机构建设用一个声音说话。同时我们也期待中国承认欧洲的全球性作用,并扩大今年5月布拉格中欧峰会达成的共识。

     

        纳波利塔诺说,欧洲一体化源于欧洲人民持久和平的愿望。地区一体化是国际关系中和平稳定的因素,为此我们乐见中国参与各类区域组织,例如亚洲国家和欧洲国家间的对话论坛——亚欧会议,最近一次会议就是于2008年10月由中国举办的。

     

        除了在双边贸易取得成果之外,欧盟和中国近年来还开展了有益的对话。尽管对话很复杂,有时也会遇到困难,但是对话与合作具有十分光明的前景。在许多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上,欧盟和中国具备增进共识的全部条件。在遵守《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和平共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建立稳定的国际体系,是我们双方共同的愿望。

     

        意中人民的友谊不断加深

     

        纳波利塔诺还特别提到意中两国的青年交流。他说,我完全相信中欧之间的青年交流有助于国际合作和缓和国际局势。我注意到意大利青年对中国的兴趣日益增加。我惊喜地看到,今日中国就像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一样,正在成为留学和语言培训的目的地。这种势头不是单向的,中国青年来意大利学习语言、艺术和文化的兴趣也在增加。这种对未来一代的投资将结出丰硕的果实,使两国人民的联系更加紧密,必将在两国共同拥有悠久历史背景的壮美画卷中演奏出和谐的乐章。

     

        纳波利塔诺说,2006年在中国举办了意大利文化年。明年是中意两国建交40周年,也是中西特别是中意交流的杰出代表人物利玛窦诞辰400周年,届时将通过一系列活动在意大利介绍中国文化,以加深意大利人民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

     

        纳波利塔诺最后表示,中国人民在拉奎拉地震后对意大利人民的支持和人道热忱意义非凡。2008年四川地震后意大利人民也向中国人民提供了精神和物质方面的援助,表现出了同样的情感。这是两国人民深厚友情的例证。  (本报罗马7月4日电  本报驻罗马记者穆方顺 马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