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9年07月01日 星期三

    香港回归12周年特稿

    祖国永远是香港的坚强后盾

    作者:罗旭 《光明日报》( 2009年07月01日 02版)

        无论是亚洲金融风暴、非典肆虐,还是历史罕见的全球金融危机……香港回归祖国12年来,历经风雨,却始终保持繁荣稳定。这背后,是中央政府一项项“挺港”、“惠港”政策,激励着特区政府和全体香港同胞愈挫愈强,不但战胜了种种困难,而且使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更加巩固。

        时过多年,香港市民仍然对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特区政府与国际“金融大鳄”那场大战记忆犹新。1998年8月,在中央政府的坚定支持下,特区政府毅然决然入市反击国际金融炒家,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大战,最终击退国际炒家。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香港又接连遭逢“9·11”事件引发的全球经济不景气、非典暴发等问题,经济进入风雨之秋。幸有中央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帮助香港克服困难,推动经济全面复苏、改善民生,促进香港社会的和谐发展。

        2003年6月,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正式签署。这一惠及香港经济的特殊“安排”,如雪中送炭,成为促进香港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催化剂,香港经济得以从金融危机、非典等打击中实现重要转折。

        同一年,内地赴港“自由行”开放。“自由行”犹如一剂“强心剂”,为香港旅游业和餐饮、娱乐等服务性行业带来了蓬勃商机,刺激了香港经济的强劲复苏。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于经济高度外向型的香港造成了重大冲击:出口大幅下滑,内部需求严重萎缩,失业率上升,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第四季度香港本地生产总值衰退了2.5%。

        中央政府时刻牵挂着香港经济面临的艰难处境。2008年12月1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会见了前来述职的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温家宝总理指出,祖国永远是香港的坚强后盾,中央政府将竭尽全力支持香港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困难。

        随后,中央在七个方面采取14条措施支持香港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主要包括:推动内地与香港加强金融合作,加快涉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粤港经济合作,帮助港资中小企业缓解经营困难,确保食品、水、电、天然气等安全稳定供应,增加内地居民赴港旅游试点,扩大内地服务业对香港开放等。今年5月9日,内地与香港正式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六》。按照协议,内地对香港进一步开放服务贸易领域,放宽准入条件,并在法律、公用事业、电信、银行、证券等一些敏感领域,采取了较大开放力度的措施,定在广东先行先试。

        中央在短时间内接连出台的这些强有力措施,增强了香港各界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信心,稳定了香港社会。“这些政策充分反映了中央政府对特区的支持,国家是香港的坚强后盾。”曾荫权这样表示。(本报记者罗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