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9年07月01日 星期三

    教育督导:给公众权威的办学评价

    作者:靳晓燕 《光明日报》( 2009年07月01日 11版)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各国的教育督导的组织机构、功能和运行机制不尽相同。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教育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国教育督导制度都在寻求改变。6月14日,由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举办的2009年北京教育督导评价国际论坛召开。来自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日本,中国香港地区以及北京、湖南、上海等近二十个省市的150多位教育督导官员、督学和专家,共论21世纪教育督导的改革和创新。

     

        “督”与“导”走向并重

     

        教育督导权威性与其专业性密不可分。近年各国确定了教育督导的作用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定位,教育督导已不仅扮演着传统的“监督者”,还担当起“指导者”与“服务者”的角色。

     

        荷兰2002年颁布的《教育督导法》阐述了这样的平衡方式——督导的任务是评价教育质量并促进其改善,确保各教育机构重视整体和个体教育质量的提高;督学不仅要根据学校教育质量进行评级,更要为学校指出改进的方法。

     

        为了鼓励高校提高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的质量,日本授权三家机构进行认证评价。认证评价机构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学校进行评价,以确保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的质量。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外部评估则为职业学校提供有关其发展过程中优势及弱势的专业反馈,为质量管理提供继续支持。

     

        教育督导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现行的教育督导制度却是在1986年开始恢复重建的。20多年来,它在督促中国各级政府和教育机构依法履行自己的教育职责,规范中国教育,促进“两基”目标的实现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线联平介绍,现在,北京已逐步形成了对政府教育工作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在机制方面,北京教育督导正在实现“以督为主”向“督、导并进”的转变:更关注教育质量提高,更加关注教育内涵发展,更加关注社会对教育评估,使外部监督的力量转化为被监督者内在的发展动力,推动发展。

     

        督导文化,是一种真诚的合作

     

        最初的督导只是针对“学校”,而非“师生”,督学们要对学校进行为期几个月的教育督导,这给老师们带来了过度的压力,因此他们不得不“做课”给督学们看,而督学们也无法看到“真实的学校”。实践证明,这种督导对学校的推动是很小的。这是早先存在于英格兰教育督导中的情形,而这种情况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并不显见。

     

        教育督导怎样调整才能加强教育效能,提升教育质量,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优质教育的受益者?

     

        “我们要改变教育督导的文化,改变成一个真正的并且是常态的合作伙伴关系。另外,我们还要将督导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最大化,并且将督导带来的侵扰或者困扰最小化。我们想让学校感觉到我们与他们进行的是一种合作的关系,而不是对他们进行干预。”苏格兰皇家督学费欧娜·佩特认为“这样就可以首先让学校进行自我的评估,然后我们会与他们进行讨论,而我们所建立的质量指标体系就可以保证我们讨论中是用同一种语言说话。”现在,苏格兰皇家教育督导团以学校关于如何通过自我评价做出改进的简报作为视察的开始。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收到了学校的积极回馈:学校的老师认为这种评估的体系是非常有效的,他非常享受与督导员进行的讨论;学校的老师也受到了对于他们的质量反馈的鼓励。学校认为检查对于他们下一年在质量上的改进的目标也给了清晰的规定。

     

        “所有这些都通过我们的督导体系得到了实现。我们认为所有的利益相关方必须互相合作,而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督导和检查应该促使学校学生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且为他们提供一些建议。”费欧娜·佩特说。

     

        教育督导,强调问责机制

     

        2009年北京教育督导评价国际论坛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种声音:随着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与深入,教育督导的作用和地位愈加重要。追求“公平而卓越”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新的发展趋势,坚持问责,关注绩效,加强和深化教育督导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监督、指导作用是各国在教育发展趋势中所采用的主要国策之一。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英国、美国、加拿大、西班牙、荷兰等国家越来越多地试图通过建立“教育问责制”来保证教育财政投入的高效和行政服务的高效,避免重复“效率低下”和“教育平庸”的覆辙。

     

        “督导的目标是什么呢?它是要给学校提供一个独立外部客观的评价,可以表现出学校质量提升的水平,而且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换句话说就是可以提供一种问责机制。”英国皇家注册督学朱莉亚·库普主认为。

     

        英国教育标准办公室将对每所学校的督导结果和报告向全社会公布,不合格的学校被教育标准办公室列入“失败学校”的行列,这些学校被责令在两年内改变,否则将被关闭。不合格的教育当局也面临同样的结局,有的地方教育局因为在督导检查中不合格,其行政管理权被移交给中介教育机构。这些举措在英国的中小学中引起极大震撼,对效能的追求成为自发行为。

     

        依据公众问责制,日本将对大学的评价结果予以公布,并在教育资源分配时有所体现。在对学校的评估中,法国不赞成给学校排名的做法,而是同时列出每所学校的做法。这样做是想说明学生考试通过率受到学生社会背景尤其是年龄差别的影响。

     

        湖南省在科学认定督导评估考核结果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了督导结果的通报和公报制度,及时向被督导对象及其上级政府下发《督导评估考核通报》,并通过新闻媒体等形式发布通报。督导结果还被用作对县级政府及其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表彰奖励、提拔任用或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

     

        “我们要在技术上有重大的突破,使我们教育督导的结果更加的准确,使老百姓、人民群众能够从教育督导的信息中了解到中国教育的发展状态和发展水平。”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文新华理解,“教育督导今后发展的趋势最根本的就是教育督导将会成为我们国家提高质量,提高普及水平,提高公平程度最重要的保障机制之一。”(本报记者靳晓燕)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