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9年07月01日 星期三

    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之路

    ——简评《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作者:冯刚 《光明日报》( 2009年07月01日 07版)

        最近,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了翁铁慧同志主编的《立德树人—党的十六大以来上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与发展》、《润物无声—党的十六大以来上海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探索与发展》两部著作。《立德树人》以上海高校德育探索与发展为基础,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前沿性难题具体化,汇集、总结研究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润物无声》展示了上海紧紧抓住中小学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提供的机遇,以《上海市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学校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两纲”)为抓手,从课程改革、课外实践、队伍建设等基本元素切入,将立足点从传递知识扩展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中都强调实现道德及价值观教育目标,尽可能根据不同学科在实现道德教育上的不同价值,让中小学生在真实、开放的生命感受中构建个体的道德成长经验。因此,这两部著作,既可各自独立成书,又是姐妹篇。

        这两部著作的出版,不仅有益于上海学校德育经验的积淀和传播,也有助于全国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与推进。因为有过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同工作经历,细读全书,倍感亲切。上海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探索为全国推进中央16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提供了不少好的思路和借鉴。今天,翁铁慧同志又辛勤笔耕,进一步凝聚当时的所思所想,形成了这两部引领前沿的专著,值得全国同行的关注。纵观这两本书,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一是突出时代性。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对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重要部署。如何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切实回答好中央提出的“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是这两本书的主题,反映了党的十六大以来上海广大德育工作者始终在思考如何有效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始终在践行中央所提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要求,始终在努力解决新世纪我国学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体现了高度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立德树人》一书紧扣胡锦涛同志所提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十个如何”的问题,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出发,着力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特点,紧密结合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和行为特点的主要因素进行理论思考、经验总结,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回应了时代所提出的重大课题。《润物无声》一书从如何抓住上海中学校德育的历史机遇和有效应对其所面临的时代挑战出发,以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为德育创新发展的突破口,抓住学科德育、课外活动、队伍建设、“温馨教室”建设、德育工作保障体系等关键环节,着力在把握上海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所处的历史方位中明确行动方向、体现工作实效。

        二是彰显创新性。与时俱进是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创新实践是《立德树人》和《润物无声》的又一大特点。在《立德树人》中,我们看到,上海近年来紧紧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和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这两个关键环节,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这两支队伍的建设,不断推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举措,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方面,上海探索“课程建设精品化、队伍培养专家化、实施推进系统化”的建设思路;在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上海形成了“校、院、系”三级层层链接的职业发展教育网络、建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5个区域性示范中心和15个达标中心,推进了“中国大学生在线”、“上海大学生在线”等一批网站建设,构建了党团工作进生活园区的新机制,建立了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技能帮困等“造血型”措施为主体、帮困助学金、学费补助、临时困难补助等“输血型”措施为补充的帮困助学体系,等等。在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形成了“科学化模式、专业化培养、多样化发展”的思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制定了“100+50+若干”的培养计划。在《润物无声》中,我们看到,党的十六大以来,上海广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创造性地推出“两纲”,切实加强整体规划,不断深化德育内涵,精心打造育人队伍,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如在工作理念方面,上海突出德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推进方式,把“两纲”与“二期课改”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在工作思路方面,上海以“五个纳入”为导向,把德育纳入教育整体规划、纳入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培养、纳入督导评价体系、纳入教育资源配置体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可以看到,立德树人》和《润物无声》二书生动地展现了上海德育工作者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风格。

        三是探索规律性。德育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有其规律性,只有把握并遵循德育和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才能体现科学性,提高针对性,增强实效性。《立德树人》和《润物无声》二书在认真研究当代学校德育工作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着力把握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行为方式,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内在规律。比如,《立德树人》一书从裂变性与传承性的共存、功利性与超越性的转换、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结合以及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四方面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润物无声》一书从社会环境、中小学生思想特点和行为方式变化、学校德育自身存在的问题三方面出发,对当代中小学德育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许多富有思想性和带有规律性的观点和见解。这些分析,使我们看到近年来上海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整体思路和工作举措是基于较为深刻的理论研究之上所提出的。在这两本书中,我们也看到了上海广大德育工作者在探索新时期学生德育工作规律过程中始终坚持调研先行,如,近年来上海举凡出台重大德育举措,先必开展反复调研;2000年以来,上海每两年发布一次《上海大中小学生发展报告》,注意发挥理论研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的前瞻性指导作用;在科学研究、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上海学校德育“十一五”发展规划》,努力把对规律的认识以工作规划的形式加以体现。像这类创造性的工作思路和有效的工作举措,两本书中还有很多。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们的出版对各地学校德育继往开来、再上新台阶都会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作者系教育部高校社科发展中心主任、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