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9年04月27日 星期一

    胡代光:快乐长寿的教书匠

    张雁 《 光明日报 》( 2009年04月27日   02 版)

      4月22日上午,北京大学有关校领导与经济学院教师齐聚北大国际会议中心,共贺我国经济学泰斗、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胡代光教授从教60周年暨90华诞。

      “看到我红光满面,常有人向我询问保健秘诀,对我而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人生第一乐事也,长期从事这个快乐的职业,怎能不长寿?”庆典上,胡老带有四川口音的一席话,引得台下不少耄耋老人会心一笑。他们与胡老共经风雨,早已熟知这位教书匠所追求的快乐所在。老教授们为胡老的健康长寿表示由衷祝贺,并与胡老相约:“十年后我们再聚首,纪念五四运动百年,庆贺您的百岁诞辰!”
      因为生于1919年5月5日,胡代光教授常骄傲地说,“我是五四运动的产儿”。的确,他的一生,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后的中国同呼吸、共命运。而他报效祖国的方式,就是做好一名教书匠。自1953年到北京大学任教,胡代光一直奋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上世纪50年代,北大经济学院缺少统计学教员,胡代光主动请缨,承担了这门他从未教授过的课程。上世纪60年代,还没有高校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胡代光与于光远、厉以宁商议后,决定在北大开设西方经济学讲座。北京大学陈德华教授回忆:“当时听讲座的人很多,外校的教师学生也赶来听,这对推介西方经济学起到了重要作用”。1963年,胡代光与巫宝三、孙世铮合作出版了《西方经济计量学》教材,首次将这门学科系统介绍到我国学术界。鉴于上世纪60-70年代西方出现了《资本论》研究热潮,胡代光在80年代初为研究生开设了“评当代西方学者对《资本论》的研究”等课程。此外,通过开设“凯恩斯主义”、“经济计量学”等专题课程,胡代光引导北大学子们接触到了国外经济学界的研究热点。
      教授们说,胡代光不仅是学子的良师,也是同仁的益友。“文革”期间,胡代光与一些教师被下放劳动,他始终相信困难终将过去,光明不会遥远。北京大学厉以宁教授回忆说:“那时候我们遭受批判,胡老师被剃了光头,我被剃了阴阳头,但他对我说了两点:第一,相信这样的情况是会改变的,第二,相信党和国家会落实我们的政策。这两点体现了胡老师的智慧,对我们也是很有力的鼓舞”。正是这种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让胡老始终宠辱不惊,在九十高龄仍能静心教学。

      2008年5月4日,北京大学在110周年校庆之际,向胡代光教授颁发了蔡元培奖。每五年评选一次的蔡元培奖是北大教师的最高荣誉,意味着对胡老教育工作的充分肯定。

      做一个好教书匠不容易,做一辈子快乐的好教书匠更为不易。胡老至今没有停止人才培养的步伐,在庆典大会上他告诉大家,过几天将赶往成都,指导两位博士生进行论文答辩。(本报记者张雁)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