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9年04月21日 星期二

    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余祖光:

    增强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

    李玉兰 《 光明日报 》( 2009年04月21日   06 版)

        一项调查显示:我国职业教育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产业大类就业与职教专业结构协调度不够高,中等职业教育农林专业在校生2007年只有58.9万人,不足总量的4%;一些地方、行业技能人才供求结构失调,如中职计算机类专业招生量长期居高不下。

     

        本报长沙4月20日电(记者李玉兰)由中华职业教育社和湖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09中国国际职业教育论坛”20日在长沙举行。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余祖光在论坛上表示,我国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但与社会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增强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可以包括产业、行业和工作岗位等不同层面,其核心指标是职业教育体系供给与劳动市场需求的吻合度。余祖光分析,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规模总体上基本满足了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但是不少地方依然供不应求。尤其是一些地方、行业技能人才供求结构失调,职业教育对培养新兴产业、行业人才反应迟缓,往往落在社会培训后面。

     

        余祖光认为,职业教育要提高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需着重提高以下三种能力:一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能力。要依靠行业、企业,调整专业结构,连接技能人才的供给与需求。二是专业群的基础能力。有了强大的专业群,职业教育开发新专业、改造老专业的能力就更强,应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就更强,培养产业结构提升中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能力也就更强。第三,学习者生涯规划和自我适应能力。职业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更应关注其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