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9年04月19日 星期日

    以艺术产业发展助经济复苏

    ——博鳌亚洲艺术沙龙嘉宾采访侧记

    王晓樱 魏月蘅 《 光明日报 》( 2009年04月19日   03 版)

      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一场亚洲当代艺术展吸引了与会代表纷纷前往驻足欣赏,这是自博鳌亚洲论坛2001年成立以来首次举办当代艺术展览。此次艺术展给博鳌亚洲论坛营造出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并将文化关怀与经济议题,当前使命和终极关怀紧密联结在一起,使之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本届年会还举办了博鳌亚洲当代艺术沙龙:互视与沟通,谋求亚洲的价值共识。记者对参加艺术沙龙的嘉宾进行了采访。
      21世纪――亚洲艺术快速发展寻求共识

      本次博鳌亚洲艺术展艺术总监、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认为,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称霸国际画坛,亚洲艺术在世界艺术格局中是被忽视的,世界对亚洲艺术有盲点和偏见,那时在世界艺术史里亚洲篇章是缺失的。21世纪以来,亚洲当代艺术成为一个新话题,亚洲文化开始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亚洲艺术开始摆脱西方艺术在20世纪长达70年的影响,以一种更加主动、强劲的姿态在国际上崭露头角,日本动漫、韩剧等率先引人关注。

      范迪安指出,近年来亚洲艺术快速发展,反映了亚洲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这与亚洲经济的强劲发展是分不开的。以前亚洲各国艺术在市场中的反映比较局限于个体成长,近年来随着交流增多,逐渐形成一种新的势头:寻求亚洲的价值共识,各国艺术家心灵的相互照应、默契得以体现。这说明亚洲要同台展示各民族国家的本土特色、历史、变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大家将建立亚洲艺术的共识,在差异中寻找共同点,以艺术产业的发展助经济复苏。

      经济危机――亚洲艺术市场的新转折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赵力表示,亚洲艺术市场的现时繁荣无疑是全球化发展的当下成果,全球化所带来的高度信息化,不仅让世界进一步认识到亚洲艺术,也让亚洲内部从未像现在这样彼此了解;全球化所带来的开放性,既体现亚洲针对全球艺术市场体系的不断融入,也体现于亚洲各国艺术市场间的彼此交互。

      针对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人们不仅普遍认为亚洲艺术市场对于世界的贡献会大打折扣,甚至对于亚洲艺术市场能否继续保持自身的相对稳定心存怀疑这一问题。赵力认为,亚洲并非欧洲那样的区域性市场,市场的特殊性导致了中国、日本等艺术品市场的相对稳定性。亚洲艺术市场虽然在整体价格上与西方市场一样出现了行情的下跌,但是其整体的发展态势依然存在,新艺术资源的加入以及整体价格的回落,使得亚洲艺术市场在整体规模上不是缩小反而继续扩大。赵力同时表示要实现亚洲艺术市场一体化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金融危机或许变成了一种助推剂,在“谋求亚洲的价值共识”的前提下,亚洲艺术市场的新转折已见端倪。

      巅峰和全景――亚洲艺术五彩缤纷

      据本次博鳌亚洲艺术展策展人唐克扬介绍,亚洲有着悠久的文明史以及世界上最广大的人口,根据2007年ARTPRICE网站的统计,全球艺术家的总数为1200万人,60%的艺术家生活在亚洲。这样厚重的底盘,以及在现实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亚洲传统,使得亚洲的当代艺术在五色缤纷的同时呈现出某种开阔宏大的图景。

      唐克扬说,“巅峰和全景”构成了这次博鳌亚洲艺术展以及艺术沙龙的一对共生主题。亚洲艺术家不仅拥有本民族传统的艺术工具和媒介,而且全面掌握了西方艺术的技术并创造性地予以运用;其次亚洲多元的文化不仅限于媒介和技法,而且也表现于作品的题材和哲学思考;亚洲当代艺术还呈现出开放的层次和向外积极交流的取向。经历着人心和现实双重巨变的亚洲社会,必将为亚洲当代艺术贡献出宝贵的灵感,为它带来扣人心弦的力度。(本报记者王晓樱 魏月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