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9年01月19日 星期一

    新闻人物

    农民科学家沈天民

    作者:王斯敏 《光明日报》( 2009年01月19日 02版)

        “真想请你去看看我们的小麦,大穗小叶,外表美,品质也美!”1月16日,见到刚获得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沈天民时,他张口就把记者带进了一个生机盎然的小麦世界。

        这位来自河南兰考县的育种家,一看就是位亲近阳光的农民。皮肤黑黝黝的,未开口先笑,一脸的质朴憨厚。“这已经是沈老最白的时候了。一到夏秋麦熟时节,我们都打趣他:您浑身上下,只有牙是白的!”身边的同伴笑着说。

        就是这位农民,数十年来培育了30多个小麦新品种,并大面积推广种植,使昔日的风沙盐碱地小麦亩产过730公斤。

        一个只有初中文凭的普通农民,怎么能把小麦种得这样“惊天动地”?沈天民想了想,说,也许只有两个秘诀——一是“死心塌地”,二是“相信科技”。

        让沈天民死心塌地的,是对家乡土地的爱。1965年,他中学毕业,在父亲的乡卫生所里学了一年医。“我发现,大部分人的病都是饿出来的,可学医只能治病,不能治贫,怎么办?回田里,种小麦!”不顾家人的反对,他回到兰考县樊寨村,带领乡亲们引种良种小麦。很快,他引进的“北京8号”等优良品种使小麦亩产量飞一般攀升,樊寨村被确定为全县良种中心。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几年后,引进品种开始大面积倒伏。沈天民意识到,必须培育出适合本地的新品种。经过艰苦努力,他带头培育的“樊寨”系列小麦新品种在整个黄淮流域推广种植,亩产量大幅提升。

        沈天民不满足,他相信这片土地的潜力还远未发挥出来。1982年,他通过调研论证,启动了“黄淮麦区种子资源创新工程”,培育亩产750公斤的“超级小麦”。今天,他的超级小麦“兰考矮早八”、“豫麦66”早已通过国家验收,如愿实现了目标。

        为了这些沉甸甸的麦穗,沈天民放弃了很多“当大干部、吃商品粮”的机会,县农业局负责人曾经耗了整整三天劝他调离,也没把他从田里劝走,只换来一句“我已经绑在小麦上了,舍不得”。上世纪70年代,他为考察学习三下青海,在拥挤的火车上站到目的地,腿肿得迈不开步;去海南时没钱坐火车,只好一路扒煤车、搭马车,风餐露宿吃尽苦头;到海南后徒步100多里去热带植物园考察,把计划给未婚妻买礼物的一点钱全部买成了种子……“他把小麦当儿子看,甚至比为儿子付出的还多。”同事们感慨地说。

        “我文化不高,但现实告诉我,培育良种一定要靠科技。”其实“文化不高”的他数十年来一直坚持自学,奔走于各大科研院所进修取经,现已是河南农业大学客座教授,带着自己的硕士生,还发表了很多论文、专著。

        目前,沈天民的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已与30多个国家的过百位专家建立合作,还牵头召开了三届“小麦育种国际学术研讨会”。

        沈天民的生活是简单的,即使现在,他还天天挽裤腿下地,在麦田里一钻就是一天,茶饭都省了,自称“和小麦一样,抗旱性强”。他深为自己是个农民自豪,也对未来有着清醒的认识“不坚持创新,不付出百倍努力,就进不了科研的‘国家队’。”

        今天,这位农民育种家又瞄准了新的科研高地:在2020年使小麦亩产突破1000公斤。“我们很乐观,有望提前五年‘登顶’!”沈天民自豪地说。(本报记者王斯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