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9年01月19日 星期一

    反思美国金融危机

    新自由主义是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

    ——访中国社科院杨斌副研究员

    作者:张雁 《光明日报》( 2009年01月19日 01版)

        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给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随着危机影响的不断扩散,学者们对相关问题的探讨也在不断深入。其中,对这场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原因何在、具有怎样的性质,学术界提出了诸多解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杨斌副研究员认为,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是同新自由主义所强调的自由放任密切关联的,是新自由主义提出的“华盛顿共识”所推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必然结果。
      上世纪80年代,绝大多数拉美国家陷入了长达十余年的通货膨胀、危机爆发的经济困难时期。1989年,曾担任世界银行经济学家的约翰・威廉姆森提出了“华盛顿共识”,系统地阐述了指导拉美经济改革的各项主张,如实行紧缩政策防止通货膨胀、削减公共福利开支、金融和贸易自由化、统一汇率、取消对外资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以及国有企业私有化、取消政府对企业的管制等,这些主张得到了世界银行的支持。威廉姆森认为这些思想秉承了亚当・斯密自由竞争的经济思想,与西方自由主义传统一脉相承。后来人们将这些观点称为“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宣言”。

      曾长期留学日本、美国,研修国际关系学、经济学及工商管理,归国后多年从事宏观经济调控、经济金融安全等领域研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杨斌副研究员指出,当前美国的金融体系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即使是仍然鼓吹新自由主义的右翼政党执政,也毫不犹豫地实行政府干预和国有化政策,这同美国每逢发展中国家爆发金融危机之时,便逼迫这些国家实行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是截然相反的。美国对自己濒临破产的金融机构实行国有化,却主张发展中国家推行国有银行私有化,要求他们大幅度放宽外资持有国有银行股权比例的限制,强迫推行金融自由化,实际上是要以此来实现控制这些国家经济金融命脉的目的。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显示, 1980年到2005年的25年间,105 个发展中国家平均经济增长率只有0.8%,远远低于二战后社会改良时期的经济增长速度。亚洲、非洲和拉美的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与教训都表明,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除了发展中国家的经历,杨斌指出,即使是拥有所谓最权威、最发达金融制度的美国,它的发展历程也证明了“华盛顿共识”是难以为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曾经有过一个社会改良时期,有人称此时期为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在那个时期,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的经济政策与现在美国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是截然相反的。当时很多国家包括法国、意大利、韩国等,都实行国有化和金融管制化而非私有化和金融自由化,对外经济普遍实行保护与开放相结合的政策,很多国家包括日本、法国等都制订有政府经济计划,他们采取与新自由主义截然相反的社会改良经济政策,这些政策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大的金融危机的发生。
        “华盛顿共识”强调要在所有的经济领域实行自由主义,包括一些公用事业领域也主张实行私有化。这与此前一个时期一些发达国家所主张的国有与私有相结合、保护与开放相结合的政策是完全不同的。杨斌认为,如果“华盛顿共识”的观念不变,任何救市计划只能暂时掩盖矛盾。新自由主义否定了二战后资本主义的社会改良政策,甚至连西方经济学承认的经典市场缺陷都要否定掉,它实际上是比旧自由主义还要倒退的观念。杨斌强调,正是由于美国采用了新自由主义的政策观念,才会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出现,这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
      此外,美国的金融风暴也引起了美元汇率的激烈震荡,美国政府投入巨资挽救纷纷濒临破产的金融机构,先是引起世界各国对美元信誉的担忧和美元急剧贬值,许多国家都一度出现了抛售美元转向安全资产的浪潮。但是,随着金融风暴从美国向全球各地的迅速蔓延,匈牙利、乌克兰、阿根廷、巴西、韩国等国也出现了金融动荡,国际金融机构纷纷从这些金融动荡国家撤出大量资金,人们又纷纷抢购美元。杨斌指出,美元的暴涨暴跌必然会给从事正常生产的实体经济带来经营困难和巨大风险。经济衰退对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是暂时的,实体生产部门衰败而政府持续注资降息救市,意味着最终将会爆发更加猛烈的物价上涨压力。当前全球的钢铁、汽车、机械、化工等主要工业品生产急剧萎缩,大宗原材料的国际贸易额和实物装船指数出现了大幅度下降。在物质生产大幅度下降的同时,不断增发货币向坏债累累的金融部门注资,预示着全球货币金融体系危机已严重威胁到了实体经济和国际贸易。

      杨斌认为,美国政府滥发美元短期可避免债务拖欠和银行破产危机,长期来看却会导致美元完全丧失货币功能,向世界各国转嫁危机并输出恶性通货膨胀,导致各国积累的外汇储备和美元资产蒙受巨大损失。当前,一些欧盟国家如法国、德国的领导人开始反思现在的国际货币金融制度,提出建立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张,但是现在的国际经济秩序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都是建立在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基础上的,只有彻底抛弃新自由主义,才能真正革除旧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弊端。

      杨斌曾在其专著《威胁中国的隐蔽战争》一书中,较为详尽地论述了二战以来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并认为美国从“冷战”转向“缓和”战略,运用政治、外交、经济等方面的手法,暗中策划“全球隐蔽经济战”的攻势,推荐误导性改革药方并酿造金融风暴,打击国际对手谋求建立世界霸权。该书还论述了我国应如何维护经济安全,吸取俄罗斯、拉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教训,防范美国隐蔽经济战的攻击,消除改革中潜伏的经济金融隐患。 (本报记者张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