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8年12月15日 星期一

    江苏科技大学

    “三招鲜”促地方发展

    作者:本报记者郑晋鸣 通讯员夏纪福 《光明日报》( 2008年12月15日 03版)

        金融海啸来袭,社会各界都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保增长、促发展”主题的指导下各寻良方,高校也不例外。江苏科技大学针对该校重点学科——船舶学科怎样在“寒冬”大环境中寻求新发展的命题,与重庆交通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今后双方将在船舶学科建设、市场化运行方式、人才引进、教师交流、学生实习培训方面进行深入的合作。“这是我们应对金融危机,继续发展重点学科建设的新举措、新方法。”该校校长王建华说。

        为了建设重点学科,江苏科技大学使出了“三招鲜”。第一招是制定了学科建设规划,即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在立足地方经济建设、船舶工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求基础上,逐步形成具有“船舶工业、蚕业研究、国防建设与海军人才培养”等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体系。第二招是倡导“学科跳远”,实现学科跨越式发展。即广纳海内外人才,让这些涉足世界科技前沿的青年学者用新思维改造传统学科,用新模式发展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从而实现学科跨越式发展。第三招是实施机制和制度创新,鼓励和引导多学科实施交叉、融合、综合、集成,发展一批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为了鼓励工科、理科和生物技术尽快融合并产生高水平科研成果,江苏科技大学支持多学科的交叉创新,并通过举办“科技鹊桥会”等活动,为不同学科的教师开展交叉研究牵线搭桥。为促进多学科的碰撞、交融,该校还采取“学科嫁接”的方式,发展了一批新兴学科方向。

        “三招鲜”带来的是江苏科技大学学科科研实力的不断攀升,科研创新又提升了该校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充分发挥学科、科研、人才优势,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已成为江苏科技大学师生的共识。

        造船工业正成为江苏的支柱产业,作为一所具有船舶特色的高校无疑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江苏科技大学策应船舶形势发展的需求,与中国两大造船集团和地方重点船企签订全面合作协议,由政府支持、江苏船企参与的江苏省船舶先进技术制造中心也在该校成立,专家教授们纷纷来到船舶制造企业进行授课,很多专家还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拿到船企进行试验。

        为促进苏北经济的发展,在“南桑北移”的趋势下,江苏科技大学蚕研所派出精兵强将,纷纷在农村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基地。6月中旬,素有全国蚕桑第一镇之称的盐城市新丰镇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看着眼前的收成,镇干部和村民们喜上眉梢:多亏了江苏科技大学的专家教授们传经送宝,使我们连续16年保持了全国乡镇蚕茧生产总量第一的纪录。

        江苏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姜建中深有感触地说,高校重点学科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综合平台。加强学科建设,就要着眼提高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创造更多的科技成果,提升企业的科技含量,努力为地方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级人才。

        本报记者郑晋鸣 通讯员夏纪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