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8年12月15日 星期一

    “粤剧要吸引观众,改革是唯一出路”

    ——从《三家巷》看粤剧的传承与创新

    作者:本报记者张景华 《光明日报》( 2008年12月15日 05版)

        在近日举办的广东省第十届艺术节上,40台大戏精彩纷呈,仅粤剧就有9台,三家巷》、《刑场上的婚礼》、《青青公主》、《山乡风云》、《蝴蝶公主》、《东坡与朝云》、《妃子笑》、《钟馗》、《驻村干部》轮番登场,代表了近几年粤剧发展的最高水平,让粤剧迷大呼过瘾。广州市粤剧团演出的大型现代粤剧《三家巷》一亮相就赢得满堂彩,夺得艺术节戏剧类一等奖,彰显了粤剧在传承与创新中的喜人现象。

     

        走“青春”路线吸引年轻观众

     

        有岭南文化“活化石”之称的粤剧,有300年的历史,在华南和海外华人地区影响很大,现在却面临着市场萎缩、知音难觅、后继乏人的境地。如何抢救、传承和发展粤剧,成为粤剧界思考的重点。

     

        令人欣喜的是,在广东省第十届艺术节上,这台由名著改编、名家打造、明星演绎的粤剧大戏《三家巷》,其浓郁的广州风情和岭南风格,其独特的舞台呈现形式,其对青春、革命、人生理想追求的演绎,经典而又时尚,传统而又现代,令人耳目一新,不但引起了年轻人的共鸣,也获得了专家的肯定。

     

        业内人士认为,三家巷》的推出,代表了当今粤剧发展的一个方向。近年来,昆曲《牡丹亭》、《桃花扇》和越剧《梁祝》等突破地方剧种局限,在全国大热,时尚、现代的“青春”路线无疑是取胜的“法宝”,而传统讲故事的方式和陈旧的舞台呈现方式已经无法吸引观众走进剧场。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广州市粤剧团团长、《三家巷》主演倪惠英认为“《三家巷》要给观众呈现出一个观赏性强、文化底蕴厚、艺术水准高的粤剧艺术精品,让观众感悟革命先驱的人生真谛和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让看这出戏的年轻人找到青春与激情。”

     

        粤剧《三家巷》是根据著名作家欧阳山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经典名著先声夺人,其艺术感染力、影响力和号召力为粤剧改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改编创作的过程中,广州市粤剧团克服了原著中故事篇幅长、人物关系复杂、矛盾设置曲折等诸多不适合戏曲表现的困难,紧紧扣住区桃、周炳、陈文婷三个主要人物,以主人公之间的情感纠葛为戏剧发展的主线,从现代人的审美角度出发,将这出岭南粤剧时尚化、人文化和风俗化,凸显了“青春寻路,人各有志”的主题。

     

        导演张曼君说,三家巷》是部“青春”大戏,里面不但涌动着人生理想与青春激情,还弥漫着南粤情韵的青春爱情。为了凸显“青春”的意义,除了主角区桃由“梅花奖”得主倪惠英扮演外,其余角色都由青年演员担纲。在表现风格上,三家巷》沿袭了广州粤剧团5年前推出的“都市粤剧”《花月影》的特色,在视觉、听觉、剧场感受等方面大胆创新,故事与民风、民情、民谣相结合,使得《三家巷》的故事和人物从八十年前走来,穿越时代和地域,依然能打动现代观众的心弦。

     

        三年磨一戏打造艺术“精品”

     

        粤剧《三家巷》“一落地”就不同凡响,首演参加第五届羊城国际粤剧节就获得“优秀剧目奖”。其实《三家巷》却是一个“难产儿”,它风光的背后有着鲜为人知的“一波三折”的创作经历。

     

        早在2005年,广州市领导就提议将名著改编成粤剧,推出艺术精品,打造广州“文化品牌”,参加2008年的广东省第十届艺术节和2010年的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为此,广州市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借脑”,挑选编剧、导演、舞美、灯光、音乐等主创人员,搭建两组主创班子进行剧本创作。广州市文化局、广州市粤剧团先后在武汉、郑州、天津、上海等地,多次请国内著名戏剧专家对《三家巷》的戏剧主题、人物设置、人物关系、矛盾冲突、呈现样式、戏剧风格等进行“会诊”、“开方”,先后20多次易稿,并5次推迟落地排练。主创人员还多次到具有岭南文化、广州风情的荔湾博物馆、陈家祠、沙面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体验生活。现在与观众见面的粤剧《三家巷》是湖北艺术研究所所长、国家一级编剧胡应明创作剧本、著名导演张曼君执导的。

     

        编剧胡应明说,虽然他不懂粤剧,但喜欢广东音乐,喜欢粤语歌曲,而粤剧又是包容开放的。当初答应改编《三家巷》以后,发现面临两大难度。一是如何将小说话语系统转换为戏曲表现系统。作为粤剧的改编者,这无疑是一次历险,注定要经历一系列难关。二是如何将其戏曲化、粤剧化。这一点要特别感谢导演张曼君、粤剧表演艺术家倪惠英以及粤剧的移植者章耀明先生。导演张曼君更是对戏剧呈现反复探讨,逐个分析人物特性、逐场分析戏剧特色,不放弃每个人物的个性塑造。广州市文化局一位领导感叹道:对一部戏的剧本反复精雕细琢,这在广州演艺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

     

        广州市文化局艺术处副处长易红霞认为,三家巷》改编得很成功,主题鲜明,结构清晰,情节生动,人物鲜活。尤其是剧本克服了原著的时代局限,既不回避那个特定年代残酷的革命斗争,又从文化和人性的角度,立足于歌颂纯朴的民风民俗和年轻人的青春、理想和激情,这是超越时代的永恒主题。

     

        广州市文化局副局长何继青认为,粤剧《三家巷》挖掘和盘活了“四大资源”:挖掘了原著《三家巷》的文字资源,挖掘了岭南现当代革命中最具特色、最具影响力的历史资源,动用了岭南最具代表性的粤剧资源,盘活了广州风土民情资源。

     

        改革是粤剧发展的唯一出路

     

        京剧大师梅兰芳曾经说过:“一句话归总,都得变,变才有进步。”此话对当今戏剧界仍具有现实意义。目前,中国传统戏剧日渐式微,各剧种都在寻变、求变,粤剧也不例外。

     

        张曼君认为,粤剧《三家巷》的成功除了剧本好之外,关键在于剧种的独特语言表达,把粤剧耳熟能详的声腔曲牌、流传悠远的民歌民谣结合起来,凸显了粤剧的品格与魅力。同时,从粤剧音乐开放兼容的本质特点出发,把歌剧的演唱结构方式及音乐的交响演奏融汇其中,使之既是剧种的,又是生活的;既是地域的,又是开放流行的,从本质上找回粤剧的创新传统,实现在音乐创作上新的追求。

     

        近年来,粤剧虽然也有一些剧目在全国获奖,产生了一定影响,但还没能够超过粤剧辉煌年代的《搜书院》、《关汉卿》、《山乡风云》等几部戏。究其原因,业内归结为:剧目老化、演绎方式老化、观念老化、观众老化、市场经营方式老化。倪惠英说:“粤剧要吸引观众,改革是唯一出路。”

     

        粤剧精品近10年出得少,什么原因呢?广东粤剧院院长丁凡认为主要是编剧力量太弱。剧本乃一剧之本,没有好的剧本,二度创作也就失去了根基。粤剧是目前极个别按曲牌填写唱词的剧种之一,但现在懂曲牌的人越来越少,由于普通话和粤语之间的差异,不懂粤语的作家难以直接进行粤剧创作。如何更好地按曲牌填词又不失粤韵韵味,成了粤剧剧本创作的一大难题。

     

        粤剧大师红线女认为,粤剧的发展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创新。粤剧应该适应时代的需求。作为一个演员,她深刻感受到一个好的剧本对于戏剧的重要性,老是演旧戏,唱旧曲,粤剧很难得到长远的发展。

     

        剧作家陈京松认为:粤剧要改革,既要原汁原味地保留剧目,又要大胆创新,尝试具有探索性的剧目。但现实问题是,搞精品大戏,要有人力、财力的投入,更需要时间,以至于一些粤剧团无力、也不敢尝试一些探索性的剧目,这也是近年来粤剧舞台上呈现的多是新编历史剧,而传统剧目和新创作的现代戏都比较少的原因。

     

        近年来,广东省成立了“振兴粤剧基金会”,与高校联姻培育粤剧编剧人才,建立粤剧博物馆等,在粤剧的保护和传承上不遗余力,粤剧《三家巷》就是在这种努力下的一个丰硕成果。我们相信,粤剧这个有着辉煌历史的古老剧种一定会再现生机。

     

        本文照片为粤剧《三家巷》剧照。(资料照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