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8年10月22日 星期三

    专家呼吁

    加强文艺理论评论自身力量

    作者:本报记者李韵、甄澄 《光明日报》( 2008年10月22日 02版)

        本报讯(记者李韵、甄澄)“各级文联、各文艺家协会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尽快成立全国文艺理论评论家协会,加强文艺理论评论自身力量。”日前在江苏无锡召开的中国文联文艺理论工作研讨会上,百余名专家学者、各文艺家协会及省区市文联代表,围绕“新时期如何加强文艺理论评论自身力量”这一主题各抒己见、献言建策。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文艺理论评论对艺术价值的公正评判,越来越对大众审美能力的提升表现出重要作用,这也就为当前文艺理论评论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和更大空间。与会专家认为,文艺理论评论要更加积极介入当代文艺形态的构建,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包括对文艺消费方面的引导作用;要紧紧把握时代文化主题,增添文艺理论的鲜活内容。针对文艺理论评论滞后于文艺创作的局面,专家们指出,文艺理论评论要充分把握市场规律,在文艺作品生产、传播过程中,从“后介入”转为“前介入”,参与、渗透到作品的选题论证、具体创作、市场推介的各个环节中去。陕西省文联副主席肖云儒认为,当前,文艺理论评论应努力挖掘市场经济中新的人文精神和新的文化品格。

          与会专家呼吁文艺理论评论工作者要保持高度敏感性,及时对新近发生的文艺现象进行梳理和思考,为理论创新提供充足的思想和艺术储备。不同艺术门类要结合自身特点加快理论评论人才挖掘和培养,避免教学与实践脱节。不同地区则应扶持具有地域特色的理论评论力量,尝试形成地域品牌。深圳市文联副主席杨宏海说:“深圳文联多年来一直努力尝试用理论创新来擦亮‘新都市文学’、‘打工文学’的文艺品牌,并已开始着手打造文艺批评的‘深圳学派’。” 

          面对当前文艺理论评论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专家们认为,相关部门应认真思考自身职责和定位,将队伍建设、职能拓展与健全文艺理论评论工作机制紧密结合,将自身的“引导”职能与文艺理论评论的“引导”作用紧密结合。与会专家建议,各级文联、各文艺家协会应充分发挥联络、协调、服务职能,促进各地区、各艺术门类理论评论工作的交流合作。相关部门应创新机制巩固阵地,推动专业刊物市场化;努力改变文艺理论报刊经费不足、文章稿酬偏低的现状;还要加强与大众传媒合作,利用网络扩大文艺理论评论影响力。

          针对当下文艺理论评论界人员分散、力量薄弱的现状,专家们呼吁,相关部门应尽快着手成立全国性文艺理论评论家协会,将不同地域、不同艺术门类,以及学院与社会的理论评论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形成集中而权威的力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