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8年05月14日 星期三

    北京奥运会是每一位运动员的主场

    作者:钟一苇 《光明日报》( 2008年05月14日 06版)

        上周,138万张奥运门票面向公众发售。购票首日,公众一如既往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票务官方网站的每小时访问量超过1500万,峰值访问量超过2700万,指定的代售网点里排起了“长龙”,73个场次的门票被订空。

     

        奥运比赛受到追捧,当在意料之中。尤其是一些有中国运动员参加的比赛,更会受到公众的关注。自然,我们希望中国运动员都能够在激烈的角逐中摘金夺银,赛出水平,为国争光。不过,有时候这种良好的心愿会被计较胜负、只重输赢的狭隘的功利心态所左右或误导。比如,当某一场比赛被灌注了太多的荣辱之争,乃至“上纲上线”到民族或国家的高度时,观众就可能表现出过分的倾向性。甚至有人以为,观赛越有倾向,就越“爱国”。于是,本该献给所有参赛运动员的掌声,只因地域的差异而变得十分偏狭,甚至成为妨碍比赛公正性的因素。过去有些比赛中,有的人自作聪明,在本国运动员上场时“加油”助威,在别国运动员发挥时喝倒彩干扰,实在“矮化”了比赛,也“矮化”了自己。

     

        观众对比赛双方有偏向,不足为奇。只是,当这种偏向表现得非常露骨,以致冲破基本的礼仪规则时,就着实会令人生厌。北京奥运会,我们的运动员拥有“天时、地利、人和”方面的优势,特别在“人和”上,别国运动员多半望尘莫及。然而,东道主的身份并不意味着奥运会就是我国运动员的主场,就应该垄断掌声与喝彩。奥运会是一个世界性的竞技和交流平台,无论选在哪里举办,每一位运动员都是主角。虽然,在参赛的区域上,运动员有“你我”之分,但在奥运精神的发扬上,所有的运动员都担负着责任,不分彼此。他们每一个人的精彩,就是奥运会的精彩;他们每一个人的喜悦与失落,都是奥运会上令人难忘的表情。所以,奥运会是每一位运动员的主场,奥运会上的掌声、喝彩应该属于每一位运动员。

     

        我们对于奥运会的热情,足以令世人印象深刻。但这种热情,会不会因为竞争关系而变得偏私,颇值得留意。鼓掌、喝彩很简单,但要真正体现北京奥运的理念与精神也并不容易。这里面,有观赛礼仪的基本要求,更有人文关怀的价值规范。当掌声、喝彩之中充满私心时,我们失去的不只是礼节上的“文明”,而更是内在精神上的“文明”。北京奥运是“人文奥运”,祈愿我们每位观众都能敞开胸怀,喜迎天下宾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