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8年05月14日 星期三

    大学生“村官”:在广阔农村锻炼成长

    作者:李玉兰 《光明日报》( 2008年05月14日 10版)

         “知识分子不应该只关注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作为个体对于群体、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我不想一个人走出农村,我的理想是要通过付出来改变农村。”魏华伟1998年从河南农村考入清华大学,今年,他硕士研究生毕业,选择做一名“村官”,回到农村去施展身手。

        “村官”正成为大学生青睐的新职业

         “从基层做起,这是一种锻炼。”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大四学生贾逸凡说。今年北大共有57名同学报名应聘“村官”。自2006年大学生“村官”工作启动以来,贾逸凡已有32名师兄师姐在京郊做“村官”,其中2006届法律硕士、房山区拱辰街道黄辛庄村村委会主任助理陈丽娟还被选为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村官”这一职业越来越得到大学毕业生的青睐。今年中国政法大学有500多名同学报名应聘。而北京联合大学因为生源的关系,2006、2007两年共有500名同学做了京郊“村官”,2008年有1085人报名,占毕业生总数的12%。

         今年北京市计划选聘3000名“村官”,各高校共有19014人报名应聘,报名录取比超过6:1。上海市有567个相关职位,3778名大学生报名,报名录取比超过7:1。目前,北京、上海、浙江、海南等28个省市已经开展了选聘大学毕业生到乡村任职工作,其中17个省市区启动了村村有大学生计划。今年全国将至少选聘2万名大学生“村官”。

         “到农村工作,从基层干起,这是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更加冷静务实的一种选择。有的学生甚至放弃了已经找到的城市白领工作,去做‘村官’,说明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主任解廷民说。不少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认为,大学生“村官”正在走向职业化发展的道路。

         多方积极营造“村官”职业化发展氛围

         北京市今年出台政策,对大学生“村官”将建立住房公积金的办法,目前相关办法已经制定完毕并通过了审批。据了解,2006年和2007年两年,全市共选聘了5041名大学生“村官”,其中北京生源和非北京生源比例为16比9。同时,2006年聘任的首届大学生“村官”也将在今年6月份落实北京市户口等问题。据悉,上海市有关部门也正着手制定相关补充政策,为大学生“村官”更好服务农村提供政策保障。

         相对于大学生“村官”考研、考公务员可以加分等优惠政策,各地新近出台的这些保障措施逐步建立“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的良性循环机制,更加有利于“村官”职业化发展。许多合约期满的村官都表示会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因为他们已经找到了事业的坐标。

         各高校也在努力让大学生清晰认识到“村官”是一种职业,而不是社会实践活动或者缓解就业压力的权宜过渡。北京大学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军凯介绍,为了让毕业生对基层工作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学校掌握当前毕业生的思想动向和就业心态,在营造校园文化和舆论氛围的同时,保证信息传递到位,政策解释到位。日前举行了2008年报名“村官”毕业生培训交流会,由往届“村官”代表向2008届报考的毕业生介绍“村官”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发展前景及基层生活情况。

         据记者了解,许多高校都有类似举措,特别是与往届大学生“村官”保持密切联系,学校会派人探望他们或邀请回访,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困扰,与“村官”所在地人事部门沟通,共同探索,为“村官”们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在此基础上,鼓励品学兼优、适合到基层工作的毕业生选择村官这一职业。

         在农村大舞台上成长

        北京市通州区300名现任大学生“村官”日前被税务部门聘请为税法宣传志愿者,宣传和普及税法知识。

        不光是税法宣传,充满活力的大学生“村官”们被村民形象地称为政策宣传员、决策咨询员、科技普及员、信息调研员、档案管理员、村务协管员、文化小教员、活动组织员……作为一支生力军,这些大学生在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都显现出特长和优势。前不久,北京市怀柔区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村民对全区154名大学生“村官”全部投了满意票。

        “大学生到村任职大有用武之地,大有事业平台,完全能够大显身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农村的发展和进步需要科学文化知识,农民需要我们这样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生,农村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也需要知识的支撑。只要我们勇于走向农村广阔天地,并付出努力,就会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中坚力量,拥有光明的前途。”2007年毕业于南京财经大学的戈新化说,戈新化毕业半年,就在村委会的换届选举中当选为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三棵树乡杨楼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村民们都夸他是“好干部”。活跃在全国各地的戈新化们正慢慢改变农村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匮乏的现状,促进农村管理现代化。广袤的乡村就像一本大书,蕴藏着无尽宝藏,等待年轻人去开发、去创造、去建功立业。

        从2008年开始,我国计划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有专家认为,此举对公务员队伍和干部队伍的建设,无疑具有积极意义。这些大学生像星星一样散落在乡村里,未来10年、20年,我们将迎来10万个乃至更多焕然一新的村庄,也将迎来一大批有知识、有文化、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骨干人才。本报记者李玉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