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8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印度大力发展航天事业

    作者: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周戎 《光明日报》( 2008年04月30日 08版)

        4月28日清晨,印度PSLV-C9火箭搭载10颗卫星升空,此次卫星发射是在印南部的斯里赫里戈达航天发射场进行的。这10颗卫星中,包括一颗印度遥感卫星,一颗印度微型卫星,另有其他国家的8颗纳米卫星。此次发射,标志着印度航天技术和航天工业的巨大进步。

     

        印度航天工业起步于1963年。1975年印度利用前苏联的运载火箭,将本国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阿里亚巴特”科学试验卫星成功送入轨道,此后印度又相继开发出了SLV-1、SLV-2和SLV-3等一系列运载火箭。印度用了不到25年的时间,成功研制出3代多用途卫星,并在不到20年的时间,依靠本国力量成功研制出4种遥感卫星。

     

        印度历届政府都将发展航天技术视为迈向世界大国、体现综合国力的重要步骤,其下一阶段的航天计划目标就是实现载人航天、登月。一是向月球发射无人探测装置,对月球表面的情况和大气层进行探测和研究;二是向月球发射登月机器人,模拟宇航员对月球进行多项科学研究;三是凭借自己的力量将印度宇航员送上月球。

     

        同样,印度依靠航天技术,发展了近程和中程弹道导弹,使军队具备了一定规模的远程打击能力,也使其掌握了多弹头分导技术。印度正在实施一项新的军事航天计划,将建立由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和近地轨道侦察卫星组成的军用卫星侦察系统。

     

        印度在航天工业发展上有锲而不舍的劲头。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坠毁,印度飞行工程师、宇航员卡尔帕拉也在这次事故中遇难,印度人将这一天定为国难日。不久,印度又将两名年仅14岁和16岁的宇航员派往美国训练学习。不久,又有不幸事件发生。2006年7月10日,携带印度最重通讯卫星的火箭由于机械故障偏离轨道后解体,星箭同毁,碎片掉入大海,损失金额高达25.6亿卢比,但印度政府推进航天计划的决心并没有动摇。此后印度反而加快了宇航业的发展。在过去几年中,印度已拥有9个正在太空中运行的通讯卫星及175个雷达收发站,其国内通讯卫星系统规模在亚太地区首屈一指,同时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民用遥感卫星群。

     

        印度未来的航天事业蓝图更为宏伟:在今后3年内,印度计划进行约40次运载火箭发射,并利用运载火箭发射若干颗人造卫星,还计划与美国宇航局合作,在2008年内展开“月球初航”的无人探月计划。印度正在悄然为实现自己的航天大国目标而努力。

     

        (本报伊斯兰堡4月29日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