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8年04月26日 星期六

    “参与奥运场馆建设,我们十分荣幸”

    清华大学教授钱稼茹

    作者: 《光明日报》( 2008年04月26日 08版)

        奥运的脚步越来越近。看到“水立方”、“鸟巢”、奥运乒乓球馆这些奥运新建场馆,终于以其独特的建筑造型完美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时,我的心情无比激动。

        由于“水立方”、“鸟巢”和乒乓球馆都采用了新的结构或新的构件形式,国内外没有相关的研究成果,因此需要通过实验研究它们的抗震性能。我们所承担的这三个项目的投入方式各不相同,乒乓球馆更多是在现场工作,水立方”子结构模型抗震试验和“鸟巢”的扭曲箱形构件实验主要在实验室中进行,鸟巢”的整体抗震能力分析则要靠计算完成。以前,像“鸟巢”这样复杂的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弹塑性抗震计算并不多,我们在构件的参数确定等方面花了很多功夫,计算和数据处理分析也很费时间。尽管如此,我仍然感到收获远比付出大得多。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乒乓球馆项目。这项工作开始于2006年底,当时天气特别冷,我们要在室外安装传感器、拉线、现场监测。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乒乓球馆的临时事故,我们提供的数据帮助有关部门作出了决策。

        参与奥运场馆建设,我们十分幸运。为了对奥运会期间钢结构屋顶的安全提供充分依据,同时也考虑到建筑工程最容易出现结构安全问题的阶段是施工中及建成后两年之内,因此,我们这个科研团队对奥运场馆的跟踪监测将持续到2009年。

        (本报记者丰捷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