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08年04月26日 星期六

    西安访书记

    作者:方交良 《光明日报》( 2008年04月26日 05版)

        “南方的秀才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一句话说出了历史的苍凉。1998年,火车把一个满载着汉唐梦想的青年从南方的小城送到了古都西安。四年后,火车又把这个青年送回了家乡,只是随身带去的行李多了十几箱子书。西安四年,给了我很多美好的回忆。特别是走在长安的古道上,遥想着,当年的李白、杜甫、王维等一群璀璨的星星曾经走过。

        钟楼 西安是座四四方方的古城,钟楼在城的最中央。西安最繁华的街道就是以钟楼为界的东大街。东大街寸土如金,一间十多平方米的门面就要年租金几十万。但就在这样最昂贵的地方,居然开着方汇图书城、邮政书城、新华书店、外文书店、行知书店等几家不错的书店。正如西安的秦巴子所说:“中国人到了西方,生计最不济的时候可以开一家中国餐馆;而在西安,一个想做点事情的人或者离职退休不想再做什么事情的人,大概都动过念头要开一间书店。”印象最深的是方汇图书城,一进门挂着长安罗坤学的对联,很是古雅。书店里摆着三联、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的专柜,在如此鱼龙混杂的人群中,却以文学、学术书为主营,这真是读书人的福气。

        说来有意思,方汇书城不远处的新华书店还很古老,读者不能直接拿书柜里的书,要像百货公司似的看好商品,请营业员拿出来,然后决定买还是不买。这也意味着你不可能多挑书,否则被营业员难看不说,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多麻烦人家。时间的指针是2000年,新华书店如此“传统”的营销方式也堪称一绝。

        东六路东六路在西安北城墙边上,火车站附近,因为西安自称是西北五省的首府,所以在文化上他也要处处显示这个“首府”的作用。东六路的书就是发往五省和全国的源头。有了这个地位,就能想像东六路的盛况,几条马路交叉,紧连着开着几十家大大小小的书店。虽说几十家书店,书也基本上以文学和教辅书为主,以批发为主,但也可以零卖,一般所有的正版书都打八折,这对穷学生来说真是不小的诱惑。但因为距离学校太远,所以不常去。基本上是一月去一次,先是一家家的逛过去,后来也渐渐发现了“天德”与“音乐书店”鹤立鸡群的地位,“天德”只卖人民文学和三联的书,“音乐书店”奇怪的很,居然找不到一本关于音乐方面的书,倒是文学美术学术方面的书居多。也说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有一次舍友像“独家新闻”式的宣布,为什么“天德”的书好,因为是贾平凹的前妻开的。贾平凹名气大,简直是西安的骄傲,而且他女儿刚好跟我们一个班,所以也稍微八卦了一下,每次去“天德”都希望碰到贾的前妻,一次也没碰到,有一次忍不住问了,这个书店跟贾平凹有关系吗?店员说一点关系也没有。

        而今长安一别,已是六年,也只能发着“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的感慨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