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文化视点
    报 纸
    杂 志
    博览群书 2017年01月01日 星期日

    我的母校情、爱情、事业情

    张汉珍 《 博览群书 》( 2017年01月01日)

      求学:山东省惠民县一中

      1952年9月,我荣幸地进入了新成立的山东省惠民县中学。当时,惠民县城是解放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渤海军区所在地。那时,县城只有惠民第一师范学校而没有中学,学校成立之初是先招生,后建校址。我报到注册入学时,校内还在施工,因此学校是借用离县城十几里路的吕家镇的一个小学开学上课的。学生住宿是借用老百姓家的房子,共四个班,180多人,多数住宿,只供给饮用的开水,连洗漱的条件都没有。那时,我第一次离开父母,自理能力很差,开学两三个月下来,当时穿的绒裤里臭虫、虱子排成队,可把我吓坏了。现在回想起来,那半年的初中一年级的学习生活,艰苦的程度真是难以言表。但总算熬过来了,我们终于盼到搬入新校址。

      新校舍比起原来借住的校舍,简直好到天上去了,教室、宿舍都很宽敞,也有专门的厨房和餐厅、操场。虽然现在回看那时,条件很是艰苦,但当时我们已经很知足了。

      初中上学阶段有许多值得回忆的事情。如我刚刚上学时,一位乡亲给我提亲,就是介绍对象,并且经父母的同意见过面了。我对这门亲事持无所谓的态度,见面时我都没有注意这个姑娘什么模样。我当时的心思都在读书上学上,一心要脱离农业农村,干出一番事业来。因此,在我临近初中毕业时,这位姑娘的哥哥问我打算什么时候结婚,我当即回答,初中毕业后我要报考高中,高中毕业后我有可能报考大学,如果愿意等我上完学结婚,到时我绝对不会辜负她的一片心。没过多久,姑娘家就捎回信来告知另找对象了。这就是我的第一次恋爱经过(这样说其实不恰当,因为就见过一面,还没有看到什么样子,连一封信也没有通过)。我的上进心也感动了父母亲,父亲说再苦再累我们也要供你上学,你能考到什么程度,我们就供你到什么程度。我非常幸运地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也没有辜负父母、大哥及家人的期望。

      爱情: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1962年1月份放寒假,为了回家过春节,我想尽办法,把所有凭票证供应的食品买到手,带给父母过春节。记忆最深刻的是,凭票证供应半斤散白酒,舍不得喝,准备带给父亲,但是由于当时火车运力有限,常常是运输货物的闷罐车临时改为客运车。这种车把人装到漆黑一片的闷罐车厢里,根本没有取暖设备,就和现在的冰箱一样。即便我自认为身强体健,也冻得难以忍受,给父亲捎的半斤白酒, 全让我一小口一小口地为保暖而喝了。

      在火车上挨冻一夜(大约6个小时),总算从那又黑又冻的闷罐火车里出来了,到了桑园车站正是黎明时分。这时,一个同路的女孩肩背行李,问我去长途汽车站的路。我很客气地回答:“你跟我走吧,我也去长途汽车站。”由于天比较黑,下车的人也不多,女孩大概心里有些胆怯,因此答应与我同行。去长途汽车站的路上,我俩攀谈了起来。原来她是去杜集范家而我去离她不远的孟集,越说越近,我们也打开了话匣子。我告诉她,我在河北大学上学,今年是大四,到暑假就毕业了。她说她是天津师范学院大专毕业,已分配到天津市第19中学任数学教师,我就更感到亲近了,因为我们是同行,我也是数学系即将毕业,毕业后也是担任教师,且家乡相距不到十里地。一路颠簸下来,她的一言一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1962年春节已是我即将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了,而且我已24周岁,也到了成家立业娶妻生子的年龄了。我想起了路上的那个女孩,千里有缘来相会,真是上帝赐给我的婚姻。当我春节后回到天津,在休息日去天津19中学找她时,竟是一见钟情,从此就再也没有分开过,可以说恩爱至今。

      正气:把57中优秀教师的地位树起来

      让广大教师看到希望、看到光明、学有榜样,这一步是天津57中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赢得社会声誉的关键一步。首先,大树特树权威语文教师及树楠。

      在当时,及树楠老师在市区局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影响。每年高考阅卷时,他都是语文试卷的把关教师。由于高考阅卷每年都在南开大学,而主管语文阅卷的及树楠老师,常住南开大学半月有余。南开大学曾多次提出调他到南开大学中文系任教,并答应给予三居室,但及树楠老师想着57中,始终没有答应。后来,在职称评定中,他因为与当时的领导有意见分歧而心情不痛快。还有,由于及老师名声在外,经常被邀请到外校、外地讲学,甚至受全国人大邀请,与当时大名鼎鼎的市一中校长韦力到深圳等地讲学。很多外来崇拜他的青年教师到57中拜师求教,这也引起校内,尤其语文组教师的嫉妒和非议,因此,及老师有了离开57中去南开大学的念头。当时我任教务主任和副校长期间,我们之间就建立了很好的关系,每周的语文组教研活动,我都按时到会参加,认真听取语文组教师特别是及树楠老师的发言,最后我总是充分肯定及老师的意见,尤其是对及主任的科研课题的研究,如他对于作文写作的研究、语文速读的研究等,我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他所写的课题研究、发表的每篇论文,我大会小会宣传表扬,可以说我们之间已经建立了比较深厚的感情,但是他作为教师学习的榜样,作为一面旗帜,没有树立起来。正如有的教师说,“墙内种树,墙外开花”,上世纪90年代我走马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大树特树及树楠老师这面旗帜。在挽留及主任,树这面旗帜方面,我确实下了一番功夫。为了留住及树楠老师我曾三顾茅庐,几次登门拜访挽留。

      提倡老师走出去,到外校外地讲学,参加社会上各种教学研究活动,对所有有能力的老师走出校门我都支持,报销路费、住宿费,为了节约外出老师的时间精力、准予乘飞机往返,这个措施大大鼓舞了有能力、有抱负的教师。这个措施有力地支持了及主任外出参加各科各地的教学学术活动,也平息了对外出教师参加活动的非议。只要有能力,谁都可以出去。其次,在全校师生大会上,我宣布请及主任做我的顾问,号召全体教职员工像及树楠老师那样不甘心做教书匠,要力争成为教育专家学者型的人民教师,都要有所创新。每年的教师节,召开全校师生大会庆祝教师节,把及主任及创出成绩的教师都请到主席台上,并让及主任和我坐在一起。在我的大会讲话中,我历数及主任的各项荣誉和做出的成绩,同时也把其他教师的成绩给予大会表彰,并给予适当奖励,还为有30年教龄的教师发奖,年年如此。年复一年地这样做,学校就把及主任这杆大旗高高地举起来了,同时也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及主任被评为天津市首批特级教师、天津市模范教师等,天津市教育局李闻喜亲自写信表彰及主任为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并发表在《天津日报》上,此后及主任再也没有提出调离57中,其老伴儿张志安老师说再提调走,哪里对得起张校长的一片苦心。

      学校树立的另一面旗帜是被学生称为“老师妈妈”的全国劳动模范李寿康老师,可以说当时为李寿康老师到57中任教的事,我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

      事情是这样的,李寿康老师是新华中学的高中毕业生,自愿支援边疆到新疆和田地区插队落户几十年。到那里后,经过努力,她考上了新疆师范学院数学系,后任和田中学教师并结婚生子,在新疆就做出了突出成绩。但由于丈夫去世,一个女儿得病离开了她,根据当时的国家政策,她申请带着自己的女儿回天津任教,当时的河北区教育局已将她分配到10中任教,但没有下分配通知单。这时,李寿康老师到57中找到了我,表示愿意到57中任教。看到她在新疆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后,我当即答应,表示非常欢迎她到57中任教,我们一起努力,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去10中报到!

      为了承诺,我多次到教育局人事科,而人事科总是强调这是局党委会研究决定的,已安排去10中,并马上下通知。我几次三番找到局里,当时请求科长容我找局长申请,如果局长还没有给话,恳求不要下调令。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局长知道我是爱才的校长,终于答应让李寿康老师到57中报到上班,这个人才的获得,可以说是给57中增添了更大的光彩。

      李寿康老师可以说是真正的人民教师,她绝对是不辜负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称号的好教师。

      她以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名言为座右铭,并为自己定下了一条行动准则,“要当个好老师,不能误人子弟,要教好学生,就要把爱注入到学生的心灵里”。她过去在新疆任高三毕业班教师,为了教学,顾不上照顾生病的大女儿。1992年来57中任教后,她80多岁的老母亲脑血栓住院,可是她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公休日、节假日都成了她的“家访日”。学生有进步,她去家访,给家长送去喜讯;学生思想有情绪,她去家访,耐心劝解;学生生病了,她带上营养品去探望;学生家里有困难,她从并不富裕的工资中拿出一份送去。只要是为学生,她都乐意做。

      她坚持在学生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业余党校学习,并带学生到农村参加劳动,搞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爱”中感受“严”,在严中体味到“爱”,尤其对那些不太优秀的学生,倾注了更大的爱心。同时,她为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不知牺牲了多少个休息日,精心为他们补课辅导,并且分文不收。

      天津市著名记者、作家王道生,在《天津日报》上,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写了长篇报道《播种希望的人》,可以说,此文对整个天津市,尤其对教育界影响很大,一时间掀起了向李寿康老师学习的热潮。李寿康老师由于成绩突出,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天津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天津市优秀德育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

      除了上面57中树起的及树楠、李寿康两面大旗外,我还培养了很多中青年教师,辅助他们成为学校的骨干,为57中今后的更大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如中年教师田惠荣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天津市优秀班主任;青年教师王春易30岁出头就被天津市评为年轻的特级教师,后又获得天津市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还有青年教师马丽娣被评为天津市百名教师新星,这位教师后来接任我的57中校长工作,不久,被提升为教育局副局长,河北区政协常务副主席。(本文摘自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张汉珍所著《教育春秋》一书。题目为编者所加。张汉珍,天津57中原校长,天津市著名教育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