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推介
    报 纸
    杂 志
    博览群书 2017年01月01日 星期日

    《古代蒙古城市》——从陈弘法到孙危的接力

    刘汉兴 《 博览群书 》( 2017年01月01日)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孙危教授翻译的《古代蒙古城市》一书,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是一部结构清晰、语言简洁、图文并茂的考古著作。

      在中国北方的内、外蒙古之间有一片区域,这就是被史书称为大漠或瀚海的大戈壁,故而也将该地区的南北两地分别称为漠南和漠北。

      漠北多山,著名的杭爱山、肯特山等,钟灵毓秀、气势宏伟。山岭之间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水草肥美,宜于放牧。然北国亦是苦寒之地,西汉时投降匈奴的李陵曾致书苏武“胡地玄冰,边土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漠北的色楞格河、鄂尔浑河、鄂嫩河和克鲁伦河,水面宽阔,水流湍急,流域面积大,沿岸水草肥美;湖泊如宝石镶嵌,碧波荡漾,故历代北方民族都在此地繁衍生息。1220年长春真人丘处机来到漠北觐见成吉思汗曾赋诗云:“极目山川无尽头,风烟不断水长流。如何造物开天地,到此令人放马牛。”也正是这广阔的天地造就了灿烂多彩的草原文化,培养了草原民族坚韧不拔、豪气冲天的性格。

      《古代蒙古城市》一书中介绍的蒙元时期草原城市就坐落在广袤的漠北草原地带。书中告诉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草原文化,尤其是不一样的草原城市,以及草原文化与中原汉地文化、藏传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事实上,这一地带从公元前后就开始了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匈奴、鲜卑、突厥、回鹘人以及蒙古人均在此书写着与周边民族之间的故事,故事里的英雄在这里打马经过,只有这无声的遗迹、遗物向后人传颂着他们的事迹。

      《古代蒙古城市》给我们讲述了在漠北草原上13—14世纪由蒙古人建立的西勒西勒古城、德尧—杰列克古城、康堆古城和哈拉和林等四座蒙元时期的城市遗址,其中前三座属于地方城市,而哈拉和林则是蒙古帝国建造的第一座都城,是该书着墨最重之章节。

      西勒西勒古城的始建年代为13世纪初,此时正是蒙古帝国的草创时期,该城是成吉思汗之胞弟哈撒尔及其子也速该封地的行政和经济中心。城内不仅有坚固的城墙、宫殿,还有一套完整的生活设施。

      德尧—杰列克古城的修建年代为13世纪上半叶,这是一座地势险要,且周围均有天然屏障的军事行政中心。1207年蒙古人占领该地之后,建立了一座军事中心,城内有住宅、行政机构、宗庙建筑和佛塔建筑遗迹,居住者以蒙古征服者为主,其次为当地土著人(回鹘人、柯尔克孜人、哈卡斯人)。

      康堆古城(位于西勒西勒河以北50公里处)是元代蒙古大封建主的宫殿式庄园,基本建筑则由宫殿、宫前大院、南门遗址、东西两个小亭组成,其四周还建有显贵亲戚的住宅和商人、工匠所在的城关。

      哈拉和林,蒙古语意为“黑色的石头”,是窝阔台汗于1235年修建的蒙古帝国都城,是蒙古帝国早期发展阶段最重要的中心。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继汗位,后“升开平府为上都”,称燕京为中都,实行两都。哈拉和林降为地方首府,但有元一代,该城一直是漠北地区最重要的城市。哈拉和林位于蒙古国乌兰巴托西南约220公里的前杭爱省北流的鄂尔浑河右岸平原上,著名的额尔德尼召(汉名“光显寺”)即位于古城的南端。1889年,俄人雅德林采夫考察了位于鄂尔浑河右岸的古城遗址并指出此城即为蒙古帝国的早期首都——哈拉和林。1948—1949年,吉谢列夫对该城进行了考古发掘,初步查明了哈拉和林城街区和建筑的布局,尤其是确定了万安宫的位置,在书中有图文并茂的详细记载及科学的分析、推断。

      蒙古帝国前四汗(成吉思汗、窝阔台、贵由、蒙哥)的统治中心都在漠北地区。从忽必烈开始,统治中心转移到漠南汉地——元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河镇东北),这是蒙元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在20世纪的中期和末期,这两座拥抱着巨大文明的废墟的都城,分别由苏联考古学家吉谢列夫和中国考古学家魏坚先生(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原副所长)进行了考古发掘并编纂成报告,呈献给广大读者,这两部著作是蒙元城市考古研究的两部力作,是蒙元城市考古的“乐府双璧”。但囿于语言不通,吉氏编纂的《古代蒙古城市》一书,迟迟不能与广大的中国读者见面,这不能不说是研究蒙元史、蒙元城市考古上的一大憾事。

      20世纪80年代,著名的俄文翻译家陈弘法先生曾将《古代蒙古城市》一书中的一些章节进行精心的翻译,但囿于条件所限未能将全书译出。进入新世纪后,孙危教授毅然挑起该书的翻译重担,数年坚持、笔耕不辍,终于在近日,该书中文版与广大的中国读者朋友见面了。

      该书坚持尊重原著的原则,译文均与原著的自然段落一致,对原著中的插图、图版进行了符合我国学界阅读习惯的调整,坚持用考古材料“说话”,点面结合,图文并茂,深入挖掘考古材料潜在的文化意蕴与文化间的互动。原著作者以亲身经历的考古情感,揭开漠北草原,特别是蒙元时期早期城市考古神秘面纱的一角,用朴实、精准的语言将一个伟大王朝早期城市的发展历程向我们娓娓道来,是国内外研究蒙元史、蒙元城市考古的案头常备之书。(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在读博士。)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