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雨
一滴雨该怎样落下?
滴入花蕊、流过草地、滋润槐杨,接着渗入土壤,回到大地深处——或成为下一次气象万千的亿分之一,或激荡成泉从地缝奔涌而出。这才是一滴雨水的归宿和使命。
在园林中驻足赏雨本是一件趣事。古时文人在拙政园某屋旁种植芭蕉,檐下题匾——听雨轩。目可赏濛濛雨景,耳可闻潇淅雨声。而在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城市里,一滴雨水的命运就变得极简单了:一股脑地流过屋顶、路面、铺装,穿过丑陋的雨水井,汇入冰冷的地下管道——或成为“雨污混合物”进入污水厂,或掺着杂物直接排入江河湖海。莫说欣赏,若是暴雨来临,汇流成“峰”,水就成了怪物,要夺人命了。
是什么造成了如此大的反差?
或许,是人的意识——对城市而言,雨不再是朋友,不再是“烟雨蒙蒙”“润物细无声”了,城市想尽快排走它们,好方便“你”“我”。于是,想回大地深处却无法成行的雨水变成顽劣甚至凶恶的积涝回报城市。
故事就这么恶性循环着。
一座院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清华大学校园就是能达到这种境界的地方,如果你再去偏安校园深处的一座小院转一转,也许更有体会。
这座小院坐落于清华园西南侧,名曰胜因院。这个名字也大有来头,据悉是源自朱自清教授的提议(曾任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一是因西南联大期间清华曾租用昆明胜因寺为校舍,二是该院建造于抗战刚胜利不久,故予双重寓意以纪念。1946至1947年,由中国近代著名建筑事务所基泰工程司的建筑师张镈主持设计,陆续建成54栋住宅。据相关当事人回忆,当时拖着病弱之躯的林徽因也亲笔勾绘草图,指导胜因院平房的方案设计。
胜因院建成后不久,梁思成、林徽因一家从新林院8号迁入胜因院12号,当时的梁、林刚刚完成新中国国徽的方案设计。胜因院的落成正值新中国百废待兴、学界大师争相绽放的年代。在这里居住过的不止有建筑学大师梁、林夫妇,还有张维(著名力学家)和陆士嘉(流体力学家、北航筹建者之一)夫妇、哲学大家金岳霖、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奠基人费孝通、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邓以蛰,此外还有施嘉炀、李丕济、马约翰、刘仙洲、汤佩松、吴景超、陶葆楷、李广田、温德(Robert Winter,1887~1987,美国学者)等。当年的胜因院是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大师们云集于此、结庐相伴;书香门第、红砖绿影——这里的某棵国槐或许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亲手栽下?房下的某枝藤蔓是不是金老或者费老的杰作?细想之下不禁肃然起敬。
若是一滴雨落入当年的胜因院也一定是唯美的、甚至还带着人文意境吧?
一机遇
70来年过去了,大师们早已远去,带走的可不止几片云彩——彼时的胜因院已残破不堪,54栋建筑凋零至14栋,剩下的院落也已三径就荒,松菊不存了。清华的一些老教授提起胜因院、新林院等几个老宅院,都有种“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的感伤。
清华园经过数次校园规划和建设,胜因院周边抬高了,造成院内局部低洼,加之缺乏市政排水设施,下雨竟成了这里最大的敌人——为了防止外面的积水倒灌入室,居民在一层大门的门槛外用水泥砌筑高达40公分的拦水坝;若赶上连续几天下雨,出入都成困难。多年的内涝困扰像顽疾一样挥之不去,就连胜因院周边的居民也变得“闻雨色变”了。
岁月变迁,盛衰无常。大师们若见,何等悲怆。
当胜因院拖着残破的身躯几乎要被遗忘的时候,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为它带来了重生的机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配合建筑的修复,重塑胜因院的景观环境。
当年,建筑学院的林徽因先生指导了胜因院的设计;60多年后,依然是建筑学院的师生,他们试图运用新理念、新技术使胜因院重获新生。这是一部关于营造与传承的清华故事。
一工程
营造意味着科学求真,传承须存敬畏之心。
从接到任务到方案确定,整个设计研究过程长达半年,面对不足1公顷的设计任务,何谓科学求真和敬畏之心?
用雨洪管理(现在称为“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和工程措施缓解内涝问题是胜因院景观设计的核心。其主要工程手段是通过科学的水文计算,设置雨水花园等生态设施——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设计完成后的胜因院共有6处雨水花园,根据其高差关系,设置好各自的溢水口,以砾石沟或浅草沟连接,形成联动调蓄作用。其中2号雨水花园标高最低,溢水口连接市政雨水管,过量雨水靠重力外排。
胜因院的雨水花园里栽满了黄菖蒲、千屈菜、花叶芦竹、狼尾草、鸢尾、细叶芒、蓝羊茅、波斯菊等既耐旱又耐涝的植物,待到盛夏时节,整个雨水花园仿佛变成了巨大的花盆,由于雨水汇聚于此,花开的格外茂盛。一尺高的芒草桀骜不驯、成片的波斯菊招蜂引蝶、不知名的野花也要争一份颜色,全然没有人工修剪的园林花草那般墨守成规。或许,从这一抹景色里真能读出大师们当年的神采——用海纳百川的胸怀汇聚知识,用不墨守成规的精神探索求真。正是这些有着“大胸怀”的雨水花园,使胜因院根除顽症,焕然一新。
如今的胜因院还将雨水花园与开放空间相结合,通过设置科普展示系统、活动木平台等方式,摇身一变成了“校园里的雨洪管理示范园”。将雨水从屋顶到雨水花园、从收集到利用的整个过程展示给人们,恰似一座展现雨水景观过程的展览馆。从此,雨水不再是灾祸,而化成景观。正是这种“因祸得福”的因缘在其中,胜因院的这段兴衰之路也成为佳话。从此,当一滴雨落入胜因院,又将开始它如诗如画般的生命轮回——(作者为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景观二所主任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