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不遇”是历代失意文人热衷探讨的话题,他们从中汲取自我安慰的力量,进而低吟哀叹,以此排解失意的苦痛:优秀如贾谊,遇汉文帝这样的圣君,况且不得重用,郁郁而终,我辈何求?“贾谊不遇”是真命题吗?
贾谊之“不遇”与贾谊之“未为不遇也”
司马迁将“轻死生,同去就”的屈原、贾谊合传,通篇以“贾生”相称,赞其年少博学,悲其为权臣谗陷,郁郁而终。太史公不惜笔墨,引《吊屈原赋》《鵩鸟赋》入传,渲染了贾生之“悲”:少年得志,初露锋芒,旋即被贬,如过山车般的人生,在这两篇堪称经典的大赋中充分宣泄。屈原怀才不遇,所遇是昏聩的楚怀王、顷襄王,而贾谊生在汉文帝之朝,文帝乃司马迁以“仁”盛赞的千古帝君,“仁”即“圣”,逢圣君而不遇,贾谊之“不遇”成为郁郁不得志文人所热衷探讨的话题。
贾谊确实怀才不遇吗?晚于司马迁的刘向,认为贾谊怀才不遇:“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使时见用,功化必盛。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而晚于刘向的班固,对此并不赞同:“谊亦天年早终,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也。”如司马迁极力渲染贾谊之“悲”,班固《汉书•贾谊列传》就是论证贾谊之“遇”。班固是汉赋大家,他也喜欢感染力极强的《吊屈原赋》《鵩鸟赋》,《贾谊列传》中全文照收。但这不是重点,班固更看重贾谊的《治安策》《陈政事疏》等治国要论,将他认为切中时弊、见解深刻的言论以大段篇幅系统呈现,并用点睛之笔指出:“追观孝文元默躬行以移风俗,谊之所陈略施行矣。”这是笼统地论证汉文帝躬行贾谊之策。为了加强说服力,班固又列举了两条汉文帝采纳贾谊建议的实例:一、用贾谊建议,“养臣下有节”。“是时,丞相绛侯周勃免就国,人有告勃谋反,逮系长安狱治,卒亡事,复爵邑,故贾谊以此讥上。上深纳其言,养臣下有节。是后大臣有罪,皆自杀,不受刑。”二、建设屏藩,以强守圉,扩梁王、淮南王之封地,以镇诸侯,“文帝于是从谊计,乃徙淮阳王武为梁王,北界泰山,西至高阳,得大县四十余城;徙城阳王喜为淮南王,抚其民。”吴楚七国之乱,“西乡京师,梁王扞之,卒破七国”,“吴楚合从,赖谊之虑”。依班固所述,贾谊确实“未为不遇也”。
司马迁和班固笔下的贾谊,叙述的侧重点不同,塑造的人物形象自然不同,而司马迁与班固对同一材料的不同处理方式,直接彰显了二人对贾谊“遇”与“不遇”的态度。司马迁和班固都提到了“汉文帝封淮南厉王四子皆为列侯”一事,班固叙述相对详细,“时又封淮南厉王四子皆为列侯。谊知上必将复王之也,上疏谏曰:‘窃恐陛下接王淮南诸子,曾不与如臣者孰计之也。……虽割而为四,四子一心也。予之众,积之财,此非有子胥、白公报于广都之中,即疑有剸诸、荆轲起于两柱之间,所谓假贼兵为虎翼者也。愿陛下少留计!’”相比班固,司马迁说得相对简单:“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对于贾谊谏复封诸侯王子一事,司马迁直下断语:“文帝不听。”班固只陈述贾谊疏谏之内容,并未直接提及文帝态度,而在《贾谊列传》文末又补充:“后四岁,齐文王薨,亡子。文帝思贾生之言,乃分齐为六国,尽立悼惠王子六人为王;又迁淮南王喜于城阳,而分淮南为三国,尽立厉王三子以王之。”文帝思贾生之言,强调汉文帝最终接受了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突出的仍然是汉文帝用贾谊。
司马迁、刘向、班固之后,贾谊的“遇”与“不遇”不再受到关注,班固的“未为不遇也”被后世所忽略,贾谊何以“不遇”成为后世文人热衷探讨的话题。贾谊何以“不遇”,或归罪于汉文帝,影响较大的如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或在贾谊身上找原因,以苏轼的《贾谊论》为代表,“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贾生为什么不能用汉文帝?“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将贾谊“不遇”或归罪于汉文帝,或认为贾谊“志大而量小”,而抛开其所处的时代不论,都无法失之片面。让贾谊回归其生活的时代,生活其中的贾谊、汉文帝,他们面临的形势,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贾谊之“不遇”与贾谊之“未为不遇也”,都能找到答案。
汉文帝知遇贾谊,贾谊不容于时
贾谊18岁得吴公赏识,收为门下宾客。汉文帝元年,年仅22岁的贾谊,得吴公举荐,被文帝召为博士。贾谊弱冠入朝,才华横溢,深得汉文帝青睐,从年俸六百石的博士,一年之中“超迁”年俸一千石的太中大夫,汉文帝二年,文帝又“议以贾谊任公卿之位”,文帝对贾谊的知遇之恩,提拔的速度,在君臣关系史上极为罕见。文帝拟任贾谊为公卿,遭到权臣周勃、灌婴等的抵制,他们诋毁贾谊:“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因权臣的阻挠,“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以谊为长沙王太傅。”贾谊被谗放逐,被外放长沙王太傅,“超迁”之路突然中断。有学者指出:“贾谊在朝堂之上锋芒毕露,犯众怒,你说汉文帝怎么维护他?于是,派贾谊去当长沙王太傅,极有可能是让他去那里避避风,兼自我反省。”汉文帝六年,贾谊外放长沙王太傅四年之后,“文帝思谊”,征贾谊入朝,“宣室求贤访逐臣”。宣室夜谈后,文帝感慨:“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旋即,汉文帝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是文帝宠爱的少子,文帝以贾谊为梁怀王太傅,足见对贾谊的重视。 调任梁怀王太傅之后,贾谊的政治热情重新得到释放,文帝“数问以得失”,贾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孝文元默躬行以移风俗,谊之所陈略实行矣”。可惜的是,汉文帝十一年,梁怀王坠马卒,贾谊“伤为傅无状”,哀伤毁身。汉文帝十二年,贾谊英年早逝,年仅33岁。
贾谊弱冠入朝,一年中由博士“超迁”太中大夫,第二年又拟被列入公卿,由于权臣阻扰,外放诸侯王傅,四年后,又达圣听,多所匡谏,然终因未尽傅职,英年早逝,文帝于贾谊,确实“未为不遇也”。
汉文帝“知遇”贾谊,何以拟列贾谊入公卿之列,因周勃、灌婴之谗,非但未提拔,反而将其外放诸侯王傅?贾谊得文帝之知遇,然不容于时,终被时势所裹挟,踉跄前行。
贾谊不容于时,有两个方面:一是贾谊不容于掌权的权贵之臣,一是贾谊不容于汉初百废待兴之势。贾谊不容于权贵之臣。这要从周勃、灌婴进谗言说起。周勃、灌婴有进谗言的传统。汉高祖刘邦打天下之时,陈平弃项羽来投靠,刘邦以陈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刘邦旧将不服,周勃、灌婴进谗言,说陈平盗嫂受金,不堪重用。刘邦狐疑,召陈平质问,陈平一番应对,打消了刘邦的顾忌,反而提拔陈平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刘邦何以能力压周勃、灌婴之议,而文帝则只能屈从周勃、灌婴之谗?时不同也。于汉高祖刘邦,周勃、灌婴就是一起打天下的部下,于汉文帝,周勃、灌婴等是平诸吕之乱拥立其登基手握重权的权臣勋贵。文帝登基之初,周勃上朝,文帝都“目送周勃”。文帝即位之初,权臣把持政局,“特文帝以代王入主中朝,诸王在外者,非其长兄,则其叔伯父。廷臣皆高祖时功臣,封侯为相,世袭相承。文帝即由廷臣所立,强弱之势,难于骤变。其时汉中朝之政令,既不能行于王国,而汉帝之威权,亦不能大伸于中朝功臣之上”。在权贵之臣把持朝政的格局之下,文帝在周勃、灌婴等的一致反对下,外放贾谊为诸侯王傅,对贾谊来说,已是最好的结果了,“贾谊之于文帝,不察其未能而易之,且又言之太过,故大臣绛灌之属得以短之”。
贾谊不容于汉初百废待兴之势。文帝三年,文帝以“列侯就国”免周勃丞相,以太尉灌婴为丞相,废太尉之职;文帝四年,灌婴卒,张苍为丞相,当年反对重用贾谊的权臣相继去职之后,汉文帝六年,文帝征召贾谊宣室夜谈。之后,贾谊多次建言改革,然最终也是“元默躬行”,并未如贾谊所建言,展开大刀阔斧的改革。汉初,承秦之弊,百废待兴,外有匈奴之扰,内有王侯之患,汉文帝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局面和一个政宽刑简、与民休息的方针。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文帝外和匈奴,内安王侯,不追求任何足以引起搅扰的变革,也不采纳一切足以导致动荡的建议,而只一味务实地赦天下、除肉刑、减租税、倡俭约,并亲耕为天下范”,在这种形势下,贾谊“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等变革主张,文帝自然就“谦让未皇也”。
汉文帝长贾谊三岁,他对贾谊是识才,爱才。他的政治经验远比贾谊丰富,能审时度势,把控全局。贾谊削藩之主张,也是文帝的需求,但文帝并未雷厉风行推行削藩,而是根据形势,适时而发,避免一刀切,全面激化矛盾。他既能扩大诸侯王领地,如扩封梁王、淮南王之封地,又能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分齐为六国、分淮南为三国,这样既维护了国内政治的稳定,又润物细无声地蚕食着诸侯国的力量。班固用“元默躬行”来形容文帝推行贾谊的政治主张,传神地勾勒了文帝、贾谊这对政治组合的默契。贾谊有幸遇到了汉文帝这样一位千古圣主,但造化弄人,他遇到了正确的人,生活在一个碾压他才华的时代。贾谊生不逢时。(作者系商务印书馆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