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域外书谭
    报 纸
    杂 志
    博览群书 2016年09月01日 星期四

    “忘记历史,就会在灵魂上生病”

    ——读《我是女兵,也是女人》

    胡新梅 《 博览群书 》( 2016年09月01日)

       2015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是女兵,也是女人》这本感人又骇人的书,正是我们反思战争的最好参考和反对战争的锐利武器。

       该书的作者阿列克谢耶维奇,一位白俄罗斯女性,出生于战后的1948年,大学新闻系学生,后来成为记者和散文作家。或许是记者和作家双重身份产生的化学作用,让这位女性作家具备了与众不同的特质:擅长通过访谈来记录真实,更擅长通过访谈来挖掘人性。她曾经说:“所有的虚构文学所表现的情节,都不如现实来得真实和丰富。”该书是她最早期的作品之一,也是其代表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超过100万名15—30岁的前苏联女兵奔赴战场。那是一场长达四年的战争,用所有惨烈的词语都不足以形容。在战争过去了近40年的时候,那些15—30岁就上了战场而又幸存下来的女兵,已成老人。作者耗费了四年时间,跑了两百多个城镇与农村,找到其中数百位幸存的“老妇人”,用访谈的方式,让这些当年的“女兵”说出了她们所经历的战争。这部作品完全是根据访谈者口述的文字或录音来记录的。也正是因为口语化所带来的“第一视角”感觉,让读者获得极强的画面感和直观的联想,勾勒出比电影更真实生动的战争。这种巨大的冲击力,让作品一经问世就备受关注,频获大奖。其中最特别的恐怕就是1984年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荣誉勋章”和20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其实这本书早在1985年就被同一译者(吕宁思)传入中国,名叫《战争中没有女性》(1985年9月,昆仑出版社),后来的台版译名叫《战争的非女性面孔》,英版的名字却叫《战争中悲惨的女性面庞》。不得不说,其中最直观最贴切的应该是英版名字,但或许现在的书名起得更好,因为相对柔软。

       事实上,女性的诉说本来就是柔软的,最容易直抵人心。“你想问在战争中最可怕的是什么?是穿男式内裤,穿了四年。”“我是准备在军队建功立业的,但没有料到35码的小脚却要穿上42码的鞋,那么沉重又那么丑陋。”看吧,爱美的天性让女人即使身处战争也不能例外。谈起曾经,这些“老妇人”就仿佛变回了少女时代,萌萌的、笨笨的,甚至有些可爱。但是用不了两秒钟,你就会看到战争在她们身心刻下的伤疤。“我看着身边的少年,正穿着奇装异服,充分显示身体的美丽,全身上下都被青春的朝气笼罩,不能想象另外的世界,‘战争中没有彩色,只有黑色和白色,只有血是红色的’。”这种反差真令人痛苦,但更令人惊讶。

       也正因为女性语言的柔软,所以尽管战争带来的伤痛和苦难令人难过甚至流泪,但依然不妨碍书本的可读性。读来不会感到丝毫枯燥,反而有很强的代入感,令人时不时停下来思考,联想出许多现实的东西。与小说等文学作品不同,全书没有连贯的情节,没有固定的主角,只有不同女人的故事,你从哪一页看起都行。就好像一部文字化了的录像带,你翻开一页,就会有一个女人站到你面前,跟你讲她的故事,带你来一次“5D战争游”,这真是一种“奇妙”的阅读体验,让你就算眼角挂着泪也不忍释手。

       这或许就是作品的独到之处,女性视角给了我们太多不一样的东西。女人的视角,总是少不了琐碎和细节,绘声绘色,且充满感情。女人回忆起战争,没有宏观,只有眼睛、耳朵、鼻子等感官带来的记忆,半径或许能在地图上从莫斯科划到德国,但线条绝不会超出她们经历的宽度。前苏联元帅朱可夫说,战争对于下级军官和士兵来说是一部巨大的绞肉机。作为战争中的最底层、最小分子,炮火的喧嚣,枪弹的呼啸,弥漫的尘土,生与死的气息,她们都经历过。战场是什么样子,她们最有发言权。用现在女性中最流行的两个词来说,这部书就是女兵们给战争中的自己“自拍”的“素颜”照,而作者只是从角度上进行指导和挖掘,并最后剪辑成册。

       在作者极具勇气和冷静客观的“挖掘”下,女兵们讲出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真实”,真实的情感、真实的内心、真实的经历。有位老妇人回忆当年的心情,当时丈夫已牺牲,孩子很小,“上前线的前一晚……我在女儿的小床边上跪了一整夜”。有的女性地下工作者,把信息放在孩子的襁褓中,因为不会被搜查。有的带着孩子运炸弹,因为可疑度低。大人被围困,只能让孩子送信,结果掉在冰河里,等到孩子独自爬出来时,双腿已坏掉。村庄被围,村民隐藏起来,初生婴儿欠奶吃有哭声,妈妈抱紧了孩子放在水中淹死。一位女兵被炸掉了双腿,战后音信全无,被战友们找到已经是战后三十年了。她住过许多残疾院,漂泊过多家医院,做过几十次手术。她躲避所有人,连亲生母亲都瞒着,不让她知道女儿还活着……面对作者采访,她反复唠叨:“现在我不怕见人了,我已经老了。”

       战争让她们从女人变成女兵,再从女兵变回女人,这中间的曲折与艰难,实在是难以想象的。“回忆是痛苦的,但是不去回忆,就更加不能忍受。”有的女兵希望诉说,可是有的女兵保持沉默,不忍再回忆,也不想让身边的人知道自己曾经是女兵。女兵,有时会被别人误解,“战场上的妓女”,“混在男人世界中的女人”,这样的称呼让她们无法面对。当从血雨腥风中终于活着回到人间,还要去面对这样的诽谤,是再一次的心灵战争。

       想听到这些真实的故事其实并不容易。作者采访时才30岁出头,而她们已经花甲或古稀,回忆是如此痛苦,想要打开回忆者久闭的心门绝非易事,更不用说那些诉说感情、极为私密的“悄悄话”了。或许是感动于作者对真理和真相的追求,或许是感动于作者与战争的渊源,她们即便痛苦,最终仍开了口,使我们得以知晓战争的真相。“当我对您谈从前发生的一切时,那简直没法活,……我甚至心疼您,年纪轻轻的,却想了解那些伤心事。”书中还有一些被审查者删掉的内容,以及被作者删过的内容,更原始,更直接,更血腥。在前苏联解体、政治的限制随历史消去的今天,它们被重新呈现出来。

       女性,自拍,素颜,还原了战争的最真实底色,让我们看到战争的残酷,改变了她们的举手投足、穿衣打扮,还有性格、心理的创伤与扭曲。现在的我们,对战争的印象,大多是经过PS(图像处理)的。无论是政治家还是写历史的,拍电影的或者是新闻媒体,因为立场和利益的不同,总会给战争加上不同的滤镜和渲染,使战争呈现出对其最有利的那一“图层”。而这位苏联(现为白俄罗斯人)的女作家,却从小人物的角度,用访谈回忆的形式,用最朴素和原始的文字,“洗”出了这张极为纯粹的战争照片。没有政治家的意义解读,没有史学家、文学家的变焦和创作,没有电影的蒙太奇,甚至很少谈国家和民族,更少涉及政治,单纯地关注战争中最小个体—“人”的遭遇,关注女人们因战争而身心“涂炭”的过程。也正因如此,本书已经超越了国家和民族,不仅属于所有苏联人民,更属于世界,具有了普世价值。

       现在的女孩都精通自拍,“美颜”“特效”更是不在话下。我们不妨做个假设和联想,把这张照片要素中的“战争”二字给“P”掉,仅剩下“女性、自拍、素颜”,她们该是怎样一种景象?那定是一群即使与现代女性相比也丝毫不逊色的精灵,那该是一种怎样的强烈对比?我想每个人都会对战争有全新的认识,而不论你是首相、总统、编剧或者导演,甚至只是一个沉浸于生活琐碎每天与丈夫或妻子吵闹的普通人。或许,这就是这张“照片”鲜明的参考意义。

       正如某位大家评论的那样:“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是倾诉死亡的作品,她通过对死亡的倾诉,告诉我们如何学会死里求生,这是她作品的最高意义。一位苏联作家能达到的高度至此,获得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能告诉人们怎么活下去。”“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这本文献一般的纪实作品,恰如一本真实的照片,在提醒着我们,任何轻言战争、娱乐战争、消费战争、美化战争甚至忘记战争的行为,都是可耻的。每个人在谈论有关战争的事之前,都应该看看这本书。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英美文学硕士)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