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汎森曾在《执拗的低音》中特辟专章论述民国学人刘咸炘关于“风”的观念。刘氏认为历史发展宛如一种“风”,而史学是一种观察“风”的学问,但是“风”这种东西非常难以捉摸,大小不定,变幻无常,可以说是“万状而无状,万形而无形”,故而历史学家对“风”的把握可谓“运用之妙,在乎一心”。在新著《权力的毛细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学术与心态》中,王汎森亦沿用了“风”这种长期被忽略的史学观念:“依我个人观察,清初有四股力量齐旋,一股是晚明以来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的生活逻辑、城市化、商业化、逸乐、流动以及日渐复杂化的生活形态;一股是道德正统主义的力量;一股是经典考证迴向古代的势力;一股是异族统治带来的政治压力。这四股力量往往交织在一起,像‘风’一样吹掠而过,形成无处不在的影响。”作者除却分析这几股“风”的交互和流变外,更把重心放置在“风”过之处的受众身上,因为“每一个‘影响’不见得只是单纯的由上而下的支配而已,它们往往既是‘支配’,又是一个又一个‘创造’或‘再制造’”。这些被影响者面对“风”过之时的感受、情绪、心态以及再创造在长期以来的“精英”与“经典”思想史论述中可以说是“低音”,王汎森却借用福柯的理念,从生活史的视角来观察思想的流动、接受和扩散,为我们再现了那个真实而隐匿的思想世界。
该书的前六篇文章讨论了明清思想转型的几个主轴,即包括形上玄远之学的没落、礼制理想之兴起、经典考证迴向古代之势、政治思想的转换和道德意识之转化。晚明是一个商业发达、城市文化发展、社会风俗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在“人性本善”和“人人皆可成圣”的阳明心学的鼓动下,一方面带来了思想的平民化、生活的自由化,另一方面也产生了拜金逸乐的追求及日常生活的糜乱。明清之际的士人在面对这样一个现实的时候是如此感知和行动的:“对正统观念较强的士大夫来说,他们认为当时的天下是乱哄哄的。”所以希冀恢复儒家的礼治来重建四民社会的秩序并对抗当时亦十分流行的佛道礼义。至少江浙地区的士人们还会编撰和刊行行为仪则的小册子,多以“戒”或“约”为名,其中以刘宗周的《人谱》最具影响力。这本册子不仅提供了改过的准则,还提示了读书的重要性,遂亦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浙人“省过会”的成立和讲经之风的形成。这股风气的涟漪投放到日常生活中,便是具有公开性质的日谱的大量出现,而此种修身日记的内容则体现着道德的判断标准由内转向外,由虚转向实。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作者在分析明清思想由心学转向实学之时,不仅“关注时代思潮的演变与地方社会、政治、宗教、士人生活等复杂面相之间的生机连接”,亦点出了思想转型中存在的某些连续面相,如“讲经会”的形成实则与晚明文人社积传统息息相关,“省过会”以读书来助人知过也可以帮助说明明末清初道问学风气的兴起与道德修养之间不但不排斥,而且可能有密切关联。可以说,作者在重视思想的“内在理路”的同时更将其放置在更广阔的生活空间里进行考察。
该书的后六篇文章主要在讲“权力的毛细管作用”,是说权力像水分子的毛细管作用一般渗入每一个角落,每个日常生活的角落都可能受其影响。作者借此观念来讨论清代的政治压力下,文化领域中无所不在的自我压抑、自我删节的现象。在对“曾静案”的论述中,作者跳过对案件过程的考证,将笔端直指曾静的内心世界和时人的反应,原来曾静前后的大逆转是由于个人身份及权力笼罩下知识的局限。于此事时人反应中最强烈的是浙人,齐周华更是为吕留良抱不平,而借机以文字打击齐氏和在文献上自动远离吕氏的人亦不在少数。 “自我压抑”现象在文字狱最盛的乾隆朝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个大规模的禁书运动并不是一开始就有一套完整的标准及一张确定的书单,而是不断查缴,不断透过想象、牵连,逐步形成一张大纲。”在这种有形压力下人们内心里无形的紧张似乎更值得玩味:人们不敢往容易触罪的方向去从事思想、文化方面的活动,而且无时无刻不在检点自己。对于文献触及敏感的地方,不管是原作者、刻书者、编者、再版者,还是后代子孙、藏书家、读者都可以有意识地加以删改或者加以想象成分的捏造。正是人们内心的这种隐秘活动反过来加剧了文字狱的影响度,而其最大的影响则是“各种文化领域的萎缩、公共空间的萎缩、自我心灵的萎缩,形成一种万民退隐的心态,‘非政治化’的心态”。然而,正如水存在着潜流一般,思想亦如此。那些通过隐语系统掩藏着的知识及透过保护伞隐藏起来的书籍在特定时代的震荡下可能又会重现。顾炎武在儒林传中地位的变化以及道咸年间士人对他的崇拜显示着政治氛围的松动和内忧外患境况下的经世需要,道咸以降,大量有关忠义、经世及明遗禁书经过时人再创造性的复出更是对清末的思想界产生了极大影响。作者在此提醒我们在分析清末思想界的转向时不仅要着眼于西潮的冲击,也应该回看思想流动的本身脉络以及政治压力下生活的人对思想的再诠释。因为在政治与文化的较量与张力之中的人虽是被动的,同时也会进行着对策式的意义再赋予。
罗志田在评论此书时说道:“几乎每一章都从不同角度在探索上与下、雅与俗和知与行之间的通隔与合离,以及古与今、中与外之间的关系。”同时,作者在阐释具体问题的时候,又能从前人所未见的不同面相条分缕析,可谓纵横贯通,兼具方智圆神,再加以优美的文字叙述,实在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大书!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