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稿多次被拒,出版后风靡全美
她是一个美国白人女性,关注一群黑人女性为白人家庭做帮佣的真实感受。黑人女佣没有书写的能力,她以代言人的身份,完成了对她们内心酸甜苦辣的叙写。小说问世之后倍受关注和欢迎,但书写者和叙述者却承受着无法言说的恐惧与担忧。这位白人女性,就是美国刚刚步入文坛的作家凯瑟琳?斯多克特(Kathryn Stockett),而她的作品,就是其处女作《相助》(The Help,2009。下引该书页码均出自中文版)。
《相助》出版的2009年,恰逢金融风暴致使美国出版界处于低迷之中。但该书的出版使得出版界风生水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作家的首部作品迅速风靡全美,连续51周稳居美国畅销书榜首,销量突破百万册。出版同年即受到《纽约时报》、《时代周刊》、《今日美国报》、《华盛顿邮报》、《美国娱乐周刊》和《出版商务周报》六大权威媒体的联名推荐,美国亚马逊读者评其为2009年度读者最喜爱100本图书的第一名,并被《名利场》杂志列为“床头必读书列”,而且荣获2009南非“波克图书奖”桂冠,与《追风筝的人》、《朗读者》、《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时间旅行者的妻子》等载入最佳英文小说史册,同时入围了2010年女性柑橘奖名单。该书也引起了美国电影界的关注,同名电影随后投入拍摄制作当中。
这样一部曾被50多家出版社拒之门外的无名之作,何以有如此的魅力,近乎在一夜之间赢得了众多的赞誉与关注呢?
当代美国“许多作家痛苦地认识到,在如今这个世道,人心难以沟通;尽管如此,他们并没有放弃对‘人类必须沟通’的努力以及对人性的完整性的追求”。(江宁康:美国当代文学与美利坚民族认同》,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P189)“人心难以沟通”不仅是作家的痛苦体认和洞察,也是所有人心中的阴霾。现代人生活在兀自封闭的世界中,渴求心与心的交融。《相助》以作家深刻的洞察,满足了人们心灵的渴求,揭示了“爱”是人类心灵沟通的桥梁,“爱”是超越一切的根本。人类所以苦于无法沟通,是因为我们缺乏对人类的“爱”,对世界的“爱”。斯多克特通过对小人物的描述反映出了人类宏大的主题“爱”,超越了自我、种族和时代。
《相助》是作者的半自传
《相助》是一部带有半自传性质的小说,主要人物雯小姐(Skeeter)是一位大学刚毕业、涉世未深、追求理想的白人女孩,亦是整个故事的推动者。她想成为一位作家,揭示生活中某种真实存在的东西。小说由三位女性人物的自述构成,其中雯小姐最贴近个人生活的自述是整部小说的中枢,也最富斯多克特个人色彩。
现实中斯多克特和雯一样,都有着极深的“黑妈妈”情结。斯多克特自小由黑妈妈德米特里带大。德米特里28岁时,也就是斯多克特父亲14岁的时候来到主人家,与主家建立起深厚的情感,孩子们都是在黑妈妈的陪伴下长大的。斯多克特与女佣之间的关系更是不是母女胜似母女。特别是童年父母离异,母爱的缺失使斯多克特更加依赖德米特里,而“黑妈妈”宽厚仁慈的胸怀也温暖、哺育着斯多克特幼小的心灵。但是,德米特里有自己的卫生间、自己的午饭时间。“这是黑人和白人之间不成文的规矩,人们都把它视作理所当然的事。我还是小女孩时,见到黑人都集中住在镇上的黑人社区,即便他们衣着整洁举止得体,我也会可怜他们,现在承认这点让我深感羞愧。”(P425)斯多克特认为,在那个种族关系异常紧张的年代,黑人女佣的许多东西是白人雇主永远无法真正理解的,而这种尴尬敏感的、令人不快的关系在传统的白人主流话语中是避免被提及的,因为这种做法既不文明也不礼貌。
斯多克特并不认为自己对20世纪60年代的黑人女佣有多深的了解,但她愿意尝试着去理解并揭示人性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这种尝试建立在她切身的生活经历之上,从白人的角度探寻黑人他者的心理感受,超越了白人本身的一种文化身份。在过去传统白人的主流意识中,黑人人种代表着肮脏、劣等和无知,为保持白人高贵的血统,不得与黑人交往、帮助他们、共用物品。但现实中的白人雇主每天穿着女佣们用黑手洗的衣服,吃着她们用黑手烹制的美味可口的食物,享受着女佣们用双手为她们所做的一切,女佣就像白人家庭的一部分,但她们却不得不用房子外面的厕所,不仅不能与主人同桌就餐,还不得不使用自己特备的餐具。这一切皆源于她们与生俱来的黑色皮肤,这种行为出现在极为推崇民主、自由、平等的国度,无疑是莫大的讽刺。但这种具有讽刺性的事实在白人世界里被视作理所当然,没有人想过问问黑人女佣为白人雇主干活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没有人去关注她们,平等地对待她们,给她们一个自由的空间,她们就在这样一个无法摆脱、又无法得到认可的世界中成为“看不见的人”。
现实中的白黑间存在着真挚的感情
“多年来我都希望自己当时已经心智成熟,能问问德米特里一些问题。”(P428)当斯多克特心智成熟,能够下笔揭示一些黑人女佣的内心世界时,首先面对和超越的是她做为白人的自我体认。传统白人文化中对黑人的帮助、怜悯和善意是不为社会所接受的,但是现实中的白人与黑人之间确实存在着情感的交融和人性的至善。每每于此,至善的本体总会在内心纠结挣扎,马克?吐温笔下的哈克,多丽丝?莱辛笔下的玛丽,现实中斯多克特及其小说中的雯小姐都是如此。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虽然在内心根深蒂固,但是心理层面的道德意识不断强迫现实中的自我,要超越自我,回归本真。
年少的斯多克特感受着德米特里给予的无私情感,但并没有清晰地认识到这种情感的本质是什么,只是在白人理所当然的认知中接受“她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成年后的斯多克特知晓了白人与黑人之间复杂的矛盾关系,内心一直愧疚于自己对黑妈妈的传统认知,没有给黑妈妈平等的关注和对待,没有在黑妈妈的有生之年,询问和聆听黑妈妈在这种人为的高压种族制度下为白人雇主辛勤工作,却没有得到平等对待的真实感受。这种自我的愧疚与纠结在斯多克特的意识中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断重现与想象,成为引发斯多克特创作的灵感。
就像弗洛伊德在他的《作家与白日梦》中所指出的,文学想象来自幻想或白日梦,以满足创作者遭到压抑而无法实现的愿望。斯多克特童年时期未完成的、对黑妈妈的充满人性的体认构成了她意识层面不断压抑的自我,在将这种体认不断幻想的过程中,诉诸笔端,呈现出来以满足愿望,解脱压抑的自我,在超越自我中求真。斯多克特将黑妈妈形象置于想象的空间,留存在斯多克特记忆之中的德米特里,与她没有世俗的种族之分,不是低她一等的佣人,而是和她一样平等的人,是她可以依赖、寄托情感的亲人,德米特里给予她的是母亲般的温暖和信赖,是她幼小的心灵得以慰藉的精神支柱。通过对小说中的黑妈妈的塑造,斯多克特在自我意识中完成了对黑人女佣的真实感受的想象,从中映射出一种对自我完整人性的理想体认,这种理想自我投射到心理层面的本体,满足了本体自我的诉求,在本体—矛盾—超越的哲学中完成了自我的构建。
雯小姐作为作者的化身,与黑人女佣们一起抗拒着世俗的偏见和禁锢,共同完成了记载着白人雇主与黑人女佣之间的真情书写。在这本书编写的几十个日日夜夜中,雯和艾碧莲、明尼一起承受一切,从开始的猜忌、犹豫、压抑、恐惧到最后的互相信任、相助,情同姐妹。书的出版让雯和女佣们跨越了心理上的鸿沟,共同的秘密以及成功的喜悦让她们的心走向了共融。她们在共同的经历中越过了那道本不存在的、人为的界线,在相助中相知,在相知中相互理解、相互关爱。在雯的心里,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爱的真情,是没有种族差异的情感交流。她没有白人文化中固有的优越和独断,而是以平等的姿态对待她身边的黑人,她的付出同样得到了回报——她得到了镇上所有黑人的尊重和爱护,也会得到世上所有人的尊重和理解。
美国黑人的双元性
著名的黑人活动家杜?波伊斯在20世纪初期提出了美国黑人的双元性——既是黑人又是美国人,作为黑人体现的是自己的种族性,作为美国人,黑人是社会中的“隐形人”。如何改变这种痛苦尴尬的境遇?黑妈妈艾碧莲的身上体现了典型的二元性:黑人意识的觉醒以及作为美国人追求平等自由的文化身份,这一切实现的根本是爱——人与人之间不分种族的真情体现。艾碧莲有着和很多黑人女性一样的遭遇和经历。她一方面像玛格丽特?米切尔《飘》中的黑妈妈一样,温暖、可靠、安全,像母亲一样时刻保护她所照顾的孩子;另一面又非常睿智而冷静,将人与人之间的爱,不分种族的爱浸润到幼小的心灵,以期将来有一天的变化来临。艾碧莲在不断的“思”中构建着本真的“我”,作为黑人女佣的言行举止一直生活在白人主流话语构建的“常人”的观念下。黑人意识中的价值观是白色的,没有真正体现真实的自我,就像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小女孩梦想着自己有一双白人女孩的蓝色的眼睛,这种病态的诉求湮没了黑人的人性,压抑了作为人的本能天性。处于绝境中的艾碧莲知道没有人可以救自己,只有自己救自己,她的自我第一次本真的从内在走向台前“向死而生”,超越了白人这个“常人”眼中的自我,达到了“我”的真正存在。
克尔凯郭尔曾说,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伟人被遗忘,但是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伟大过,每个人就其所热爱的东西而言都是伟大的。雯、艾碧莲、明尼、康斯坦丁……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有着不同的种族和背景,是一种共同的信念和理想将她们紧紧联系在一起,从最初的怀疑、犹豫、迷惑到最后的坚定、理解与相助,她们共同承受着心里无法抵御的恐惧,又享受着跨越自我和种族而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她们每天不得不面临生活中数不清的苦恼和无奈,却还在心底坚定地追随自己的理想。她们身上有每一个人的影子——痛苦、无奈、挣扎、奋斗,还有她们共同追求的普适性的人性之爱,这就是斯多克特用超越自我、超越种族、超越时代的爱的主题为我们创造的伟大的小人物们。这也是《相助》大获成功的原因以及其价值所在。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本文编辑 谢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