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难秋著《中国科学翻译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和李亚舒、黎难秋主编《中国科学翻译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版)这两部于涉及科学词汇的双语词典文献可谓详之又详,用力甚勤。所谓“荷马也有打盹儿时”,智者千虑而有一失。1944年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版徐善祥、郑兰华编《英汉化学新字典》,上述两部翻译史均作录入。白璧微瑕,读者稍憾。
徐善祥曾任长沙雅礼大学教授。《上海圣约翰大学人物志》传曰:
1882 年12月10日出生,祖籍江苏上海,科学家兼工程师。1898 通过科举考试,获秀才衔,入上海圣约翰书院攻读英文,毕业于1904。执教于南洋中学,为期二年。期间通过考试,获省级公费奖学金,1906秋留学美国,入耶鲁大学。1909获博士学位,专长化学。1910回国,任上海吴淞中国民族学院教务长。1911-1913编著多册中英文本的教科书籍(商务印书馆)。1914 -1915任北京财政部造币厂政府驻厂化验师。1916在长沙雅礼大学化学系任主任前后达11年。其间,获洛克菲勒基金会奖学金再度赴美进修,1925 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工程系博士学位。返国后,1927年任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28年工商劳工部成立后,任技术专家与工业司副司长;1929年5月升技术司司长,同年6月兼任南京中央工业研所主任;1930年农业部、采矿业部、工商部、劳工部合并,任技术部主任。1934年春,徐氏辞去部职务后前后三度赴美,归来后任中国兴业化学工艺顾问及建筑工程师事务所任副所长。著作《中国油性清化在干燥过程中,其浓度、温度、湿度的影响》、《定性化学分析》;教科书;“新科学丛书”的编辑和《英中韦氏标准辞典》的编辑。
《百度百科》郑兰华传曰:
郑兰华(1895—1971),嘉兴新塍人。父郑之章,学者,工诗词,著有《蔬果百咏》等。兰华从小由父母教读四书五经。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前后,由亲戚资助,考入上海华童公学。课余去《天铎日报》社担任校对和译电工作,受《天铎日报》主笔李怀霜(同盟会会员)革命思想影响颇深。1915年以第一名成绩毕业,由华童公学保送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并免缴学费。1919 年夏毕业,获理学士学位。是年秋,任长沙湘雅医学院助教。一年后,转入长沙雅礼大学任化学系助教、讲师。1925年获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奖学金,赴美国芝加哥大学修理论化学。1926年毕业,获芝加哥大学化学硕士学位。同年回国,任长沙雅礼大学副教授。后历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助教,沈阳东北大学教授,南京中央大学副教授,南京金陵大学教授,上海医学院副教授兼上海同德医学院副教授。1942年在四川任上海医学院教授、科主任,兼重庆药专教授。后任重庆大学化学系教授、代理理学院院长,并兼任女子师范学院、测量学校、中央大学及四川教育学院等院校教授。重庆解放前夕,任重庆大学护校委员会委员。1951年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1952 年9月参加九三学社。同年,任重庆西南师院化学系教授、系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1956年后,当选为重庆市人民代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自1935年起为中国科学社会员,1949年后为中国化学会重庆分会理事长,四川省分会理事长,全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化学工程学会会员。兰华从青年时代起即献身我国化学科研和教育事业,并以爱国主义精神贯彻一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兰华积极响应参加。1924 年在长沙雅礼大学时,拒绝加入教会组织雅礼会。1950年抗美援朝,将稿费及积蓄的一两黄金捐献购买飞机、大炮。这一时期,还主动把解放前在嘉兴南湖边买下的准备给父母建住宅的地基捐赠给政府。著有《实验普通化学》、《毒气战争中的防护和救治》、《火》、《无机化学教科书》;与徐善祥合编有《英汉化学新字典》等。
《英汉化学新字典》所举资料有国立编译馆出版的《化学命名原则》、《化学仪器设备名词》、《药学名词》、《矿物学名词》、《物理学名词》;科学名词审查会出版的《理化名词汇编》、《化学名词历届审定本》;恽福森编《普通英汉化学词汇》、《英汉化学字汇》。
凡例前有徐善祥落款1944年7月的“编辑缘起”:“夷考化学之入中国,未及百年,其始不过制造局格致书院及广学会等三数机关,从事编译;然一因吾国文字未能科学化,译音译意,均难融会贯通;一因所译名词,漫无标准,各树旗帜,使人无所适从;莘莘学子,欲用本国文以研究西学,苦无津筏……”
颜惠庆为《英汉化学新字典》序曰:“化学名词之确定,又为研究化学者所切需也。故各国学者,每一发明,赋予新名,必经再三斟酌……化学名词之译名,又为我国化学界所当最先从事者矣……”
曹惠群序文说:“民初惠群又与(善祥)同预审查化学名词之工作……嗣后相见,辄评论名词,知其于从政之暇,仍不忘情于学问也。”
《英汉化学新字典》1260页有奇,词条4万余,“其用功之勤,体例之备,选字之慎,信非率尔操觚者也。”
(本文编辑 谢宁)